今年以來美國主要幾家投資銀行的獲利狀況,著實讓人驚艷!
全美最大六家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BAC-US)、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JPM-US)、花旗(Citigroup)(C-US)、富國銀行(Wells Fargo)(WFC-US)、高盛(Goldman Sachs)(GS-US)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MS-US),今年第 1 季就共同創造出 187 億美元獲利。將近是去年第 4 季獲利的 6 倍,也是自 2008 年次貸風暴發生以來最明顯的躍進。
《財富雜誌 (Fortune)》引述研究機構 SNL Financia l資料顯示,今年第 1 季是銀行業者自 2007 年春季以來獲利最佳的一季。
當房市泡沫在 2007 上半年膨脹至最高點時,6 大業者單季獲利總額高達 235 億美元,不過當次貸爆發後,獲利就一路銳減至 2008 年底,甚至必需藉助政府紓困才能度過難關。
然而,事隔不到 3 年,情況似乎又大幅翻轉,投資銀行的印鈔機又開始熱烈運作。此外,大型銀行股價過去一年來平均也上漲了約 42%,可預期的是員工的荷包又將塞得飽飽。表面上看來,銀行業前景看好,因為低利政策、資金回流,以及樂觀預計貸款損失縮減的狀況將延續至年底。
但並非所有專家都認同這個現象,路易西安納州立大學財金教授 Joseph Mason 表示,大幅成長的獲利亟可能是受到去年春天新採納的會計規範的影響,而這項改變對銀行有利,也就說,現在的財務和過去是兩種不同會計準則計算出來的,如果沿用回過去Mark-to-Market的會計準則,銀行的盈利必然大幅縮水。
此外,這幾家投資銀行近來最重要的獲利來源均是交易 (trading)。例如高盛第 1 季獲利中的 80%、摩根士丹利的 44%,以及摩根大通逾 60% 均來自交易,這種交易的賭博盈利對經濟根本沒有幫助。
投資銀行主管也曾提醒市場,交易收益的貢獻通常集中在第1季,因此可預期今年接下來獲利將減少。與此同時,銀行業者也正遭受進一步嚴格控管的威脅。許多學者認為政府應要求業者,增加準備金以因應危機,此舉將侵蝕部分獲利。甚至不排除回歸過去將大型投資銀行必須將衍生性金融商品部門與銀行核心業務部門分割的法規。
這樣高的槓桿下,千萬不要指望金融服务行业获利能力可以充当經濟復甦的先行指标,何況其獲利大多來自與經濟無關的交易,其馀经济领域仍显苍白。
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业2009年表现优异,第四季利润同比飙升240%。
尽管整体公司利润增长30%,但金融业之外那些不受偏爱的广泛领域利润仅仅增长5.2%,而且这还是受惠于以减产为代价的裁员。
换句话说,金融领域获利是因为享受低息贷款、政府担保和公债收益率曲线趋陡之惠。与此同时,其他人则一边啃着干面包,一边压低工资,从雇员身上榨出更多利润。与2005年高峰水准相比,第四季金融业利润仅低约8.0%。附加值占16%左右的金融业,获利却达到全部公司获利总额的三分之一。
银行业過去一向來都是将宽松货币政策向其他经济领域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
历史上,金融业利润和经济复苏是有联动关系的,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为引领经济上涨并摆脱低谷的投资提供融资,顺着这样的思路,金融业获利的走势就是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方向。
如果你指望银行业盈利復甦而重演这样的逻辑,你一定很失望。現在,將金融業的盈利復甦視為經濟復甦的指標是嚴重錯誤的邏輯。
除上面提及的,銀行的盈利主要來自交易,至於其他貸款的商業銀行業務,依然低迷。
為何銀行不能放大貸款?答案是:槓桿過高,無錢可借。雖然表面上的資本適足率很充足,但是只是表面好看,外強中乾而已。
表面上,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高盛與摩根士丹利,這五大銀行的股本加起來也不過6700億,槓桿平均約15倍。但是若加上表外則高達30倍,它們哪來的能力放貸?
目前承銷最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是這五大銀行,一共持有價值高達 280 兆美元的這類商品,幾乎是美國 GDP 的 20 倍。如果再考慮這一點,五大銀行的槓桿就是驚人的417倍。
所以不要奇怪美國銀行業放貸下滑如此嚴重。
2009年,尽管金融服务业利润反弹,行业总放贷规模却下滑7.5%,为二战以来下滑最严重的一次。至今2010年4月,銀行依舊信貸緊縮如故。
信貸緊縮的数据很难为金融业做这样的辩护,因为其维持信贷流动,对金融业的救助是合情合理的。银行业将创纪录规模的资金存放在美联储准备金体系,而不是拆借给企业或消费者。银行业选择将新风险降至最低,以低利率从短期市场借入资金,转手以较高的利率长期贷给政府,轻松获利。
会计准则的变化,也令银行业有充分理由拨出资金维持处于困境的老客户。这样可以避免资本金受到冲击,但却可能在整个经济领域内产生灾难性後果,正如日本的经历。
当然,不应把贷款数字下滑的责任全部推到银行头上。因借款者重视降低杠杆比例,尤其未來銀行業需要清還龐大的債務,而非为新机会未雨绸缪,所以贷款需求一直不振。
美联储理事杜克和洪尼格对2010年银行业放贷均发表乐观评论,但是洪尼格在圣菲对贷款商讲话时承认,银行业放贷可能仍有困难,不良贷款仍然居高不下。
金融服务业利润反弹无疑助其十分谨慎地成就了一件事情,银行业得以在不明显求助政府的情况下,开始自身资本重组,不过毫无疑问还是得政府买单,本质上来讲就是借助其他经济部门的税赋,表面是政府提供补助而非直接转移支出,而实际上就是政府资助的重组。
在1980-2009年间,金融服务业利润激增600%,而同期其他领域获利仅增长一倍。在此期间,薪资水准停滞不前,人们通过增加举债来改善生活标准,首先是民间,现在又轮到国家。美國政府的经济管理實在令人嗤之以鼻。
[下次,告訴你們銀行業危機沒有解決證據--債務到期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