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黃金帝國(2)

不可兌換紙幣是私有中央銀行的產物
中央銀行出現之後,歐洲歷史上第一次看到不可兌換紙幣(fiat money, 不可兌換為黃金白銀等本位商品的貨幣)。一個令我們今天感到吃驚的事實是最初的中央銀行大多數都是私人銀行,它們在為王室效忠和參與政府債務管理並為其提供融資的過程中逐步獲得了壟斷性發行紙幣的權利。紙幣發行之初,中央銀行們明確承諾了紙幣與貴金屬之間的轉換比例,這一承諾在大多數時期都被維持。只有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主要是戰爭),由於貨幣的過度發行,政府會宣佈兌換的暫時終止,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如今天貨幣一樣的不可兌換紙幣,它完全由政府的信用支撐。但當危機結束之後,各主要國家又會重新恢復貨幣與本位金屬的可兌換性。最著名的不可兌案例出現在1797-1821 年的英國,史稱「不列顛擱置」(The British Suspension)。當時,由於擔心法國的入侵,英格蘭銀行出現了擠兌現象,銀行於是暫時停止了紙幣的兌換。最初的「擱置」只計劃實行六個月,但由於種種原因擱置期不斷延續最終持續了超過二十年。在北美獨立戰爭(1776-1780)與法國大革命(1790-1815)期間,美法也都出現過暫時性的不可兌換為貴金屬的紙幣。

總體而言這一時期不可兌換紙幣的發行並非故意,而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都瞭解紙幣不可兌換只是應對危機的權宜之計。同時,在這一時期出現的高通脹等惡果(如法國1790-1794 出現的 theAssignat Inflation)更堅定了主要的歐洲大國恪守金屬本位制的決心。這種觀念一直維持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前。



參考和摘自:貨幣戰爭、世界貨幣體系的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響世界…和其他

[to be continu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