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Fed主席說不會有通膨,你信?

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說,儘管美國勞工市場吃緊,與 1970 年代類似,但美國經濟不致重蹈當年通貨膨脹爆發的覆轍。

5 月,美國失業率下降到了 3.8%,分析師預測,失業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至 1960 年代以來所未見低點。

由 1966 年 2 月至 1970 年 1 月,1970 年代通貨膨脹爆發前,美國失業率一直低於 4%。

在葡萄牙歐洲央行會議上發表演說時,鮑爾說,他不認為這兩個期間可以互相比擬。

為何鮑爾說這兩個期間不能比擬呢?

鮑爾說:

「半個世紀過去了,美國經濟結構與央行行為已有了重大改變,我認為將兩個時期,做歷史性的比較,結果恐不如我們的希望」。

「一處不同點在於,長期以來,通貨膨脹一直偏低而且穩定,也較有效地壓低了通貨膨脹預期」。

「現在的決策官員已比較了解通貨膨脹預期對通貨膨脹動能的影響,因而也較明確致力於維持偏低且穩定的通貨膨脹」。

因為相信美國經濟不致重蹈當年通貨膨脹爆發的覆轍,所以他對加息很有信心,並提出的加息理由:

“鉴于失业率低并且预计将进一步下降,通胀接近美联储的目标,以及经济前景的风险大体均衡,因而持续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理由是强大的”。

他认为过去50年,美国经济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历史先例中快速增长的物价压力如今可能并不符合。现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更好,通胀预期也更加稳定。


以上是Fed主席說不會有1970 年代類似通膨的話。

我的看法是唬爛!

這裡稍微反駁一下鮑爾說不會有通膨的理由。

1)半個世紀過去了,美國經濟結構與央行行為已有了重大改變,我認為將兩個時期,做歷史性的比較,結果恐不如我們的希望。

反駁:請問這些改變如何會使得未來不會出現類似 1970 年代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就是流通貨幣過度濫發,最後引發物價膨脹和破壞了經濟生產和股市及信貸。
   請問1970 年代後,美國貨幣濫發速度是不是比過去還多?
    所以哪有什麼經濟結構與央行行為改變?
   要說改變,就是比過去更會造假和掩飾問題,如竄改通膨數據,對經濟教育和通過媒體對群眾洗腦,通過金融手段壓制金價掩飾美元貶值。
   但只要貨幣一直膨脹,這些問題最後也掩蓋不了。
   反而會因為掩蓋更久,問題累積更多,引爆時破壞力更大。


2)長期以來,通貨膨脹一直偏低而且穩定,也較有效地壓低了通貨膨脹【預期】。

反駁:這論點的建立在未來會延續過去。
   買過股票的人知道時常會發生這種事情,多數人買股原因是認為股票過去在漲,所以【預期】未來會持續而買入。
   會賣也是多數根據過去的下跌而有未來會繼續下跌的【預期】而賣出。
   因此【預期】只是以未來永遠不會變的基礎上來【預期】,這根本完全脫離現實世界的預測。
   如美國在2007-2009年房地產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也是建立在一種【預期】--二戰後美國房價沒跌過!


如果鮑爾只是在葡萄牙歐洲央行會議這公開場合說門面話,我可以理解。

如果這真是他心裡所想,我可以肯定告訴你,管理Fed的主席,是個對經濟認識偏差的人,他管理下,你要更小心錯誤政策造成的經濟破壞。

還有一點,為何他要忽然說:【美國經濟不致重蹈 1970 年代的覆轍】?

不論是他自己認為?還是受了通膨派的影響?

他說這課題,會否就是他潛意識有點擔心惡性通膨來來臨的心理表現?



川普總統週三晚間在明尼蘇達州 Duluth 地區的一次造勢大會上,發表了談話。在談話中,他嘲弄了那些所謂的精英。

他說:「你們都注意到,我們的對手常被稱為 "精英"。他們那裡是精英?我的房子比他們的好多了。我也比他們聰明,我還比他們富有。

我已當上總統,他們可沒有。」

一句話就暴露川普的水平還不如崇禎。

有智慧的人不是以財富來作為衡量標準的,諸葛亮,一介農夫而已。

所以難怪川普組閣時都找富翁,為有錢人減稅。

這種自以為是自己最聰明的人,只會加快美帝國的沒落。




4 則留言:

阿弟@投資世界 提到...

俄石油总裁:未来十年内世界市场预期将出现石油短缺


  俄石油总裁伊戈尔·谢钦在公司股东年度全会上发言时称,世界市场预期在未来十年将出现短缺,他估计至2025年短缺将达到7亿-7.5亿吨年产量的水平。

  他表示:“目前市场完全一致地评估出,未来十年我们将面临结构性石油短缺,因为最近五年来在开采下降和资本投入减少的同时石油需求却不断增长。石油短缺——需求超过供应——估计至2025年将达到年产700-750万吨的水平。”

  据谢钦称,对于拥有高质量资源基础的“俄石油”来说,这一情况为提高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为股东创造显著附加值提供了独特机会。

  来源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阿弟@投資世界 提到...

2019年 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逾1億桶 需增加一個伊拉克才能應付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8/06/22

Crescent 石油公司執行長週四告訴 CNBC 說,目前全球石油需求極高,需要增加一個伊拉克或北海,才能彌補不足。

這家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石油公司執行長嘉法 (Majid Jafar) 在維也納的 OPEC 會議上說,石油業有太多資金都發放了股利,然而石油業現在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

他指出:「石油業投資不足,較三或四年前下降了達 50%,始終未見復甦,」

預測顯示,2019 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逾 1 億桶。嘉法說:「我們每年需要增加一個伊拉克或北海,真不知要從何而來。」

他繼續說道,再生能源增加非常重要, 但僅佔所有能源生產的 3%,有 60% 依舊是靠石油與天然氣。

嘉法說,他仍看好中東產量,中東擁有全世界半數的石油與天然氣,但目前產量僅佔世界三分之一。

阿弟@投資世界 提到...

虛擬貨幣遭大屠殺!
比特幣市值半年蒸發7兆

2018年06月25日
日本主管機關下令6家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改善反洗錢措施,在此利空衝擊下,加密貨幣上周五全面重挫,比特幣甚至還一度跌破5800美元,創下今年新低紀錄。從去年12月比特幣最高近2萬美元的高點算起,比特幣的下跌幅度已達70%。

根據比特幣價格追蹤網站Coindesk資料顯示,比特幣周末一度跌到5788美元,較比特幣歷史高點下跌70%。外媒報導,若按照目前已挖掘的1700萬個比特幣計算,半年來比特幣總市值已經蒸發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7兆元)。

不只比特幣,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都處於熊市氛圍,多數虛擬貨幣都在周末走低。加密貨幣上周五總市值跌至2570億美元,逼近今年新低水準,較今年的市值高點1月7日的8330億美元下滑69%。

(中時電子報)

阿弟@投資世界 提到...

央媒頭版評論:貿易戰對中國股市的衝擊真比美國股市大嗎?

華爾街見聞※來源:


貿易戰何去何從,對於美股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煎熬。可以預見,如果貿易戰繼續向縱深推進,必將攪亂包括美國金融市場在內的全球經濟,引發更多危險。

中美貿易爭端自 3 月 22 日爆發以來至今,A 股市場投資者遭遇了不小的損失,截至 6 月 22 日,滬深股市市值減少了 70642 億元人民幣。這的確令人憂慮。我們要努力辦好自己的事,增強應對能力,一方面要繼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一方面要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和包容性。

我們注意到,有一種觀點認為,中美開打貿易戰只會重創中國股市,而美國股市受到的衝擊要小得多,因為美國經濟狀況比中國好。自 3 月 22 日至 6 月 22 日,美國股市市值增加了 139400 億元人民幣,似乎佐證了這個觀點。但筆者認為,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斷面」,而遠不是問題的全貌。

我們分析問題,既要看眼前也要看長遠,既要看「橫斷面」也要看「周期」。貿易戰在眼前符合「美國優先」思路,一時的快感助推美股沖高,掩蓋了市場風險;但貿易戰真的打下去,將增加貿易成本,抑制經濟發展,對經濟基本面產生影響。那時,美國股市面臨的衝擊不會比中國股市小,甚至可能更大,這是因為:

第一,美國股市處在歷史高位,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本來就面臨縮水風險。

截至 6 月 22 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本益比為 25 倍,標普 500 本益比為 25 倍,那斯達克指數本益比為 24 倍,處於歷史高位。2017 年一年時間,美國標普 500 指數、道瓊斯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 19.4%、25.1% 和 28.2%,均創 2013 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由於川普貿易政策短期內推高了投資者對美國的經濟預期,也推高了美股的風險承受度,導致美股市值接連攀高,風險快速積聚。自川普上任以來,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本益比中位數均上升了 1/4,這其實是貿易戰「刺激政策」導致的一個短期市場結果。美國股市客觀上存在縮水要求。

而中國股市是在調結構、降槓桿的陣痛期運行,不但沒有刺激性政策介入,而且還受到降槓桿的影響,總體上處於低位運行,穩定運行的基礎更加紮實。截至 6 月 22 日,滬深兩市動態本益比分別為 13 倍、21 倍,創業板為 38 倍,市場估值趨於理性。兩大藍籌指數上證 50、滬深 300 指數動態本益比分別為 10 倍、12 倍。中國股市繼續縮水的空間十分有限。

川普標榜說,其當選後股市市值不斷上漲,是選民信任他,支持他的政策。但美國股市一年半來的行情演進也包含了投機資金對川普逆全球化政策的對賭心理;一旦川普政策形成持續的負面效果,投機資金也將爭相規避風險,逃離美股。

第二,美國股市與實體經濟出現了較大背離,而中國股市與實體經濟存在「錯配」。

2017 年美國 GDP 為 19.3868 兆美元,2017 年年底美國股市市值為 42.3 兆美元,股市市值與 GDP 的比值為 218%,遠超 2000 年網路泡沫破裂時期的 150% 的水平。早在今年 2 月底,美銀美林就發出預警稱,美股的 19 個熊市信號中已有 13 個被觸發,離熊市到來還差兩個指標。6 月 11 日,野村證券指出,美國五大科技巨頭臉書、蘋果、奈飛、亞馬遜、谷歌的估值已逼近 2000 年的網路泡沫峰值。

實體經濟是股市的根基,處於高位的美國股市需要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穩固。開打貿易戰短期推高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但由於貿易戰深化很可能改變經濟基本面,對高位持股的美股投資者極為不利。6 月 12 日以來,道瓊斯指數出現八連跌,道瓊斯成分股以製造業股票為主,說明貿易戰首先衝擊工業製造業。那斯達克指數沖高回落兩連跌,是受到中興通訊遭制裁,高通服務器晶片部門裁員等問題的影響,說明貿易戰升級同樣衝擊到美國的科技公司。

中國股市儘管和自己相比發展很快,但與國家的經濟體量相比並不匹配,與美國股市相比體量還較小。2017 年股市市值為 56.62 兆元人民幣,同期 GDP 為 82.7 兆元人民幣,存在明顯「錯配」。當然,這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不到位有關,也預示着中國股市發展空間巨大。

第三,當前美國股市的體量是中國股市的 5.14 倍,如果跌幅一樣,美股市值減少將大於中國。

在人們心目中,美國股市表現較為穩定,出現較大跌幅的交易日較少;中國股市穩定性差,弱市時下跌幅度較大。如 6 月 19 日,上證綜指下跌幅度高達 3.78%,而美國道瓊斯指數下跌僅 1.15%。一般投資者會認為,中國股市損失大於美股,其實不盡然。6 月 19 日,美股(美國公司)市值較前一日減少 4500 億美元,摺合 2.9 兆元人民幣,降幅為 0.857%;中國股市市值較前一日減少 2.6 兆元人民幣,降幅為 4.5%。此前的 3 月 22 日,川普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此後兩天內美股總市值縮水 1.8 兆美元,摺合 11.38 兆元人民幣。同期中國股市縮水 2.07 兆元人民幣。

由於每個市場的指數編制方法不同,簡單拿指數漲跌幅度來做對比是不科學的。為嚴謹起見,我們拿市值的漲跌作為對比口徑。以 2018 年 6 月 22 日中國股市市值 54.7 兆元人民幣、美國股市市值 281.10 兆元人民幣為基數,如果市值同樣下跌 5%,則中國股市損失 2.74 兆元人民幣,美國股市損失 14.06 兆元人民幣。

可見,由於兩者體量不同,公眾對同樣的跌幅造成的損失,在直覺上和心理上感受是不同的。貿易戰對股市形成的影響,不單讓中國投資者心驚肉跳,也讓參與美國股市的全球投資者叫苦不迭。

貿易戰何去何從,對於美股投資者來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煎熬。可以預見,如果貿易戰繼續向縱深推進,必將攪亂包括美國金融市場在內的全球經濟,引發更多危險。而由於美股處於歷史高位,美股投資者的恐慌心態不可低估。一旦傷及投資者情緒底線,原本就存在調整要求的美股將會加劇震盪,很難實現軟着陸。那樣,不僅所謂的「川普行情紅利」會煙消雲散,而且很可能形成「川普行情斷崖」,並進一步誘發川普執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