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纽约地标建筑帝国大厦的素描长9英寸(约合22.86厘米),宽12英寸(约合30.48厘米)。
它是1995年海湖庄园作为私人俱乐部开张时,特朗普为一场慈善拍卖会所绘制的,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
这幅画最初曾以不到100美元(约合667.8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
但當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後,它的价格也随着作者身份的改变而翻了很多倍。
目前的估价在8000-1.2万美元(约合5.3万-8万元人民币)之间。
而這幅畫即將拍卖。
估計,它的價格還會上漲。
因為世人庸俗諂媚,就算你沒有料,或者滿嘴胡言,但只要有地位,你放屁都是香的。
所以你現在應該努力畫畫...等到你有社會地位後,你的作品再爛,也會身價大漲。
不像我,就算畫到飛起,就算現在死了,100元都賣不出 (〒︿〒)
贵金属专家Michael Ballanger讨论了“量化紧缩”对贵金属市场的影响。Michael认为现在正处于关键的分水岭,政府干预导致黄金和标普指数背离扩大,未来金价或将上涨。
可以看到2000年以来,黄金价格上涨342%,标普指数上涨81.43%,也就是说,黄金表现优于股市。
然而,在2013年政府干预市场之后,黄金和股市的走势则被改写,尤其是在2016年总统选举之后,股市的表现远远优于黄金。
Michael认为:对于股票、债券和贵金属三个市场,投资者本身往往并不会考虑缩表以及量化宽松带来的损害,股市仍然在创下新高,而债券和贵金属也随着美元的反弹而下跌。因为大家普遍看涨股市,所以对贵金属持有中立的态度。然而,Michael则认为大量持股是不明智的,未来贵金属市场将迎来春天。
2 則留言:
真實版紙牌屋!《金權黑幕揭密》影片 揭露企業遊說和政治勾結
https://tw.news.yahoo.com/%E7%9C%9F%E5%AF%A6%E7%89%88%E7%B4%99%E7%89%8C%E5%B1%8B-%E9%87%91%E6%AC%8A%E9%BB%91%E5%B9%95%E6%8F%AD%E5%AF%86-%E5%BD%B1%E7%89%87-%E6%8F%AD%E9%9C%B2%E4%BC%81%E6%A5%AD%E9%81%8A%E8%AA%AA%E5%92%8C%E6%94%BF%E6%B2%BB%E5%8B%BE%E7%B5%90-010000596.html
美國知名影集《紙牌屋》可以一窺遊說政治在美國政壇中的運作,企業遊說不僅忽視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甚至可能讓人民暴露在死亡的高風險之中,美國每年約有10萬6千人死於美國食藥局(FDA)核准的合法藥物,而這些人成為政客和藥商勾結下的犧牲品。Cnex紀實頻道播出的紀錄片《金權黑幕揭密》就揭露了大型企業如何透過遊說,侵蝕人民的選擇自由。
FDA查緝生乳 牛乳加工業者遊說
紀錄片《金權黑幕揭密》中提到,美國加州2010年發生兩起查緝管制物品的案件,但查緝的對象既不是非法槍枝,也不是毒品,而是「生乳」。FDA以生乳可能滋生細菌,對消費者有潛在風險為由,禁止生乳在市面上進行販售。這項規定令人感到相當莫名其妙,因為同樣可能孳生細菌的生魚片、生牡蠣、乳酪,卻都沒有被禁止。
美國憲法律師強納生.安默(Jonathan Emord)明白指出背後的原因,他表示,雖然FDA的立場是為了公共利益,避免生乳可能孳生的細菌影響消費者健康,但其實是因為生乳會影響牛乳加工業者的經濟利益,而牛乳加工業者是FDA的主要遊說團體。
美國人不愛基改作物 政府卻強迫接受
大型企業遊說的案例在美國可說是相當普遍,孟山都(Monsanto)的基因改造作物也是其中一例。美國貨幣歷史學家麥克.馬洛尼(Mike Maloney)表示,大多數美國民眾都不想吃基改作物,但由於孟山都發揮在國會的強大遊說能力,讓美國政府強迫人民接受基改作物。
藥商的遊說更可能讓人民暴露在死亡的高風險之中。默克藥廠(Merck)研發的止痛藥偉克適(VIOXX),其副作用會引發心臟病,但FDA並未將其下架,最終導致14萬人罹患心臟病,且使得許多人喪命,最終被勒令下架。當初核准偉克適上市的FDA委員萊斯特‧克勞佛(Lester Crawford)則離開FDA,擔任藥商的遊說人士。後來克勞佛也因為這起事件,被美國司法部起訴。
每年10.6萬人 死於FDA合法藥物
美國調查記者瓊恩.瑞波特(Jon Rappoport)更指出,每年有10萬6千位美國公民死於FDA核准的合法藥物。
除了上述的案例,《金權黑幕揭密》還揭露了包括華爾街金融機構的遊說,以及敏感的大麻爭議,其實背後有美國菸商和藥商在背後運作,等企業在美國政府部門遊說的現象,而這樣的遊說結果,也往往導致侵害人民的權利和自由。
「開窗看世界」CNEX紀錄片前線將於9月30日星期六22:00、10月1日01:30,在TVBS 56台播出。
《隨手話經濟》帶您進入「股神」的思考領域:什麼是巴菲特指標?
市場上衡量股市「估值」昂貴或是便宜之方式甚多,有一般常看到的本益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發行的 CAPE 模型,而本週《隨手話經濟》則要為大家介紹由「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所提出的股市估值指標,帶領大家進入「股神」的思考領域。
巴菲特指標源自 2001 年,是巴菲特於 2001 年於財富雜誌 (Fortune Magazine) 中首度提出,巴菲特指標係採用美國股市總市值和國民生產毛額 (GNP) 的比值,作為衡量股市是否高估或是低估的衡量標準。
巴菲特認為,股市總市值與國民生產毛額 (GNP) 的比值如落在 75% 至 90%,是為合理區間,如超過 120%,則代表該國股市已出現了過熱現象;而近年以來市場針對巴菲特指標又做了更進一步的「改良」,即採用 GDP 替代 GNP,成為巴菲特指標中分母的角色。
國民生產毛額 (GNP) 的定義為:一個經濟體的全體人民,在一段期間內所生產之最終商品與勞務的市場總值。
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定義為:一個經濟體內不論本國或是外國人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之最終商品與勞務的市場總值,而總收入將會等於總支出。
乍看之下,GNP 與 GDP 的差異並不太大,但事實上,2 項指標的內涵卻是不盡相同,前者 GNP 的統計方式為「屬人主義」,後者 GDP 的統計方式則是「屬地主義」。
與 GNP 相比,一般認為 GDP 的統計方式,是較為實際反映一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因為在一個經濟體的「境內」,無論是本國或是外國投資,GDP 都會一同計算納入,藉此體現出一經濟體之勞動力市場、投資環境、生產要素配置、產業組成等結構性變化。
而在巴菲特指標的應用上,市場經濟學家多以威爾遜 5000 指數作為分子,作為呈現美股總市值之代表,而分母則以最新美國 GDP 數據作為衡量之指標。
威爾遜 5000 指數是由威爾遜協會 (Wilshire Associates) 於 1980 年所創設,該指數至今共囊括超過 7500 支美股作為成份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指數,故市場經濟學家多以威爾遜指數作為美股總市值之代表。
如下圖所示,統計最新 2017 年 Q2 美國 GDP 數據止,目前美股巴菲特指標是落在 129.7% 一線,是再度刷新了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的 136.5%,更遠遠超越了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前的高點 104.9%。
而當前巴菲特指標再度刷新了歷史次高,顯示美股的估值確實並不便宜,但是估值高昂,或許並不能預示美股未來就將出現崩跌,因估值是當前股價水平,是市場對未來投資回報的預期定價,如高成長型類股,市場通常會給予高於平均之上的估值評價。
由於估值為衡量股價與盈餘之間的倍數,故估值大漲的真實意義或許更接近是:投資回本的年限,而相信價值投資的投資人們再經由這樣的概念下去評估,該國股市或是該檔股票,是否值得花費這樣長的投資年限買進。
巴菲特指標高漲,那麼巴菲特又打算怎麼因應呢?
截至今年第二季為止,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帳上現金高達 860 億美元,但巴菲特滿手現金,或許並不是打算坐等美股崩盤,再予以買進。
美國知名投資機構 Clarity Financial 首席投資長 Lance Roberts 即在上月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分析:「巴菲特滿手現金只有一個理由,他正在坐等併購機會出現。」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