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工業用途非常廣泛的金屬,所以它的價格也被視為衡量經濟的指標。
如果經濟好,「銅」的需求會增加,推動價格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過去媒體一直說經濟復甦,但是我們觀察「銅」5年來的價格表現,是一路跌到2016年。
之後以非常微小且大波動的運動,出現些微上漲,到2016年10月才出現大幅度上漲。
但是大漲幾個月後,又喪失動力,數月來微弱下滑。
5月3日,更創下 19 個月來最大跌幅。
因現貨庫存飆增至上月中以來新高,引發投資人擔憂銅礦最大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力道。
同一時間,彭博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大跌至 5 個月新低,由原油及銅礦與鎳礦等工業金屬價格領跌。
幾乎將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當選後刺激出的樂觀漲勢全都跌掉,反映出全球經濟前景令人擔憂的危險程度。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登記的倉庫中可出貨的註冊倉銅礦庫存,周三飆增 38950 噸或 32% 至 16.02 萬噸,創 4 月中以來新高,並較市場預期更多。
且本周 LME 現貨銅價較 3 個月期貨銅價折價差距擴大至 28%,凸顯現貨需求疲軟情況。
目前,我還看不到有明顯逆轉跡象......需要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