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唐朝强盛在通缩

唐朝的货币初期是施行布帛谷粟等实物与铜钱并用的复本位制度。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布帛谷粟等自然物资的货币职能逐渐衰弱,由金属货币的铜钱取代。

但是铜钱生产力追不上需求,加上与南海诸国第贸易使得铜钱流出,以及销毁铜钱铸造铜器等,使得铜钱断缺,金融紧迫,铜钱不断升值。造成钱日益贵,物日益贱。

虽然唐朝货币流失,铜钱断缺,但是却无阻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

而唐朝初期至安史之乱前的一百二十年,虽然有波动,但物价总得来说是下跌的。这种就是现代经济学家极为畏惧的“通货紧缩”。

但是唐朝的强盛却是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达到的。

这也清楚表明一点,货币只是交换媒介,货币的增加未必需要和商品生产同步。

可見一國繁榮是繫於生產,而不是如同現在不斷印鈔票,讓物價不斷上漲,製造貧富懸殊和社會矛盾。

現在的經濟制度是帶來毀滅的絕路,未來會以超級蕭條而終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