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海鷗為何會跌的這麼快?

海鷗過去的輝煌
海鷗--業務直銷,零售連鎖店,批發。

從2003年算起至2010,海鷗的股價回報足以另你賺上差不多600%。無論從業績來看,還是從股價的表現,海鷗都足以成為這段時間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但是為何這幾個月來,海鷗的表現這麼差?

首先,先說說我投資海鷗的故事。

我注意海鷗的時候,好像是2006年(不是很記得),只記得股價當事是1.70左右。

海歐在亞洲金融風暴前搞「多慘化」,雜而不精的經營模式使到海鷗業績江河日下,當我發現海鷗的時候,它已經進行業務重組,脫售了大量非核心業務,它的3大部門:中藥零售連鎖店、直銷和批發業務都突飛猛進,尤其是直銷業務。

相比股價來說,海鷗的市盈率很小,大約只有7~8倍,以後也沒超過13倍。

我第一次買海鷗的時候,價格大概是1.75,可惜我功夫不夠,幾次買進賣出,未能賺足海鷗這幾年的長期升勢的全程,連6成都沒有,不得不痛思自己的交易技巧的弱點。

中藥零售連鎖店雖是海鷗起家業務,但卻是表現最不理想的部門,和其競爭對手余仁生有一大段距離,之所以如此,簡單的可以解釋為--海鷗中藥連鎖店的業務模式過於老派,經營鏈多節且繁雜。實際上,我認為海鷗中藥連鎖的業務潛力很強,只是海鷗沒有出現一個可以替它改造的領導者。

因為中藥零售連鎖店缺乏改革,所以投資海鷗的重點就是它的直銷和批發業務,尤其是直銷,因為打入AMWAY30多年來無法進入的馬來人市場,盈利增長更是快速。

我以前對人說過,海鷗雖然是不錯的公司,但是只是二流的好公司。


二流好公司的海鷗
為何我說海鷗是二流的好公司呢?

好公司的原因在於其盈利增長漂亮,二流的原因海鷗的業務只是「拿來主義」,「拿來主義」雖然使海鷗經營成本小,特別是每年的資本開支小於折舊,但是問題在於,東西不是自己的。

拿中藥零售來說,海鷗只是代理零售,代理零售要做強,必須要做大,但是海鷗根本沒有真正發開中藥零售的潛能,造成該業務大不大,小不小,有老派且經營鏈繁雜。

至於批發業務我不熟悉,但是批發畢竟只是批發,東西也不是自己的。

而最賺錢的直銷業務,雖然我不很清楚海鷗到底直銷多少產品,但是來來去去都是濾水機和瘦身女性內衣。老天啊!你貨物不多,如何能夠長期維持下去,你認為會有家庭天天濾水機嗎?會有女人天天買瘦身內衣嗎?這些都是屬於耐用品,所以銷售波動會較大,更何況產品款式又不夠多元化。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是海鷗發明的嗎?我看恐怕只是代理吧!不是自己的東西就難免會受制於人,加上產品還會有過時的可能。

前一季季報,海鷗的業績下跌,不過真正引我注意的不是淨利下跌,而是營業額下跌,對此我略敢驚訝,但是也是心理預計的事,「拿來主義」經營的公司,遲早會有這麼一天的,所以我心中知道海鷗的成長期已經結束了!

而最新的季報,海鷗的營業額從去年同期的148,572.000跌到現在的54,751,000,跌幅63%,淨利57%。經營現金縮減2000萬,這還是讓我吃驚非常,雖然我心理早有預計「拿來主義」的海鷗業績會大跌,只是沒想到會這麼跌的這麼快,這麼重!

從海鷗的季報來看,跌的最重的是直銷業務,其次是批發,跌幅高達50~60%,而中藥零售則基本維持。




海鷗的未來
海鷗的未來決定於管理層的智慧。

海鷗的3大業務中,批發和直銷還是可以做,但是需要真正做大、做廣、做精。

直銷需要增加產品的代理數目,尤其是日常用品,而且管理層必須分權,由真正懂直銷的人來經營。

批發則需要加大物流運輸的銷售管道。

至於中藥零售需要改革過去的業務模式,精簡經營鏈,配合時代的進步。

最後,需要將這3大業務成功互相協同作業。

下來就是,海鷗的管理層是否能做到以上這幾點?

從海鷗的年報來看,海鷗大股東兼董事經理陳凱希的兒子不知怎麼不在位了!什麼原因我不知道,也許和他兒子已經在「普餌茶泡沫」期間,盲目跟風搞什麼「普餌茶基金」虧損過千萬有關吧?(隨便猜猜而已)不過好彩他才幹不足的兒子沒在位了!

至於陳凱希的女兒Tan Keng Song,看來和父親關係不錯。但是我不認為他可以有能力進行一場大改革,至少我看不到她負責的零售部門有什麼大改革。

而另外一位執行董事Chia Kuo Wui,觀察他的背景,我不認為他可以成為改革者。

海鷗需要的是--可以進行改革的人才,和可以會放權使用人才的老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