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黄金不是野蛮遗物

黄金不仅不是什么“野蛮时代的遗物”,反而是对抗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保险措施。

黄金本位制可以牵制银行体系,使之变得不那么危险。凯恩斯认为应当建立单一的世界货币机构,但是如果将所有权集中到一个全球性中央银行身上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性大通胀。

在自由贸易方面,国际劳动分工能使我们变得更有生产力,更加繁荣。

沒有黃金,就沒有方法來保護來老百姓的辛勞財富被政府,銀行和經濟學家,福利經濟學家,以各種表面動聽,實際陰險的計劃而被侵占。

黃金不只是貴金屬,它也不只是貨幣這麼簡單,它超越了貨幣的意義。這是被紙幣體系洗腦的經濟學家根本不知道的,因為他們只會用紙幣的角度看經濟,而紙幣卻是一個不可靠的價值衡量尺度。

經濟學家根本不知道,如果貨幣沒有內在價值,對經濟的危害性會多大?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未來黃金哪裡找?

黃金期貨賭場是一片蕭條。

當然,黃金期貨是受國際銀行家操縱的,他們可以隨時無中生有進行賣出不存在的黃金,增加賣壓來抑制金價。

也因為這些國際銀行家的努力,所以才能讓我以更低成本吃貨。

若你看實體黃金市場,卻是完全不同。實際黃金需求相當火爆。

若你看得懂世界黃金協會的黃金供需數據,你就不會相信媒體報導的黃金需求大減的鬼話。你甚至還可看到未來暗藏的黃金大擠兌的信號。

從供應方面,我們看出Mine Production幾乎沒增加。如果你看到金價下跌,金礦商減產的新聞,以及全球黃金品位不斷下降,又無超大金礦的發現,你就會明白未來Mine Production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少。

而Recyled Gold的供應量也連續幾年下降。在金價高企時都如此,何況低迷的時候呢?

綜合考慮,2013年的黃金供應量會比2012,甚至2011年還少,應該是肯定的。且未來2014, 2015...或以後也不妙。

但是,在需求方面幾乎沒有減少。

早前我說過,Gold ETFs的賣出黃金行為並不是賣出,而是對ETF證券持有者的黃金兌現,根本無涉買賣。

雖然世界黃金協會將Gold ETFs的黃金兌現納入賣出,造成總需求量減少,可實際上卻不是這麽一回事!

2011年和2012年,扣除Gold ETFs的黃金需求的話,實際需求分別是4314.4噸和4136.0噸。

2013年首9個月,將Gold ETFs的黃金兌現加回來,真實需求是3893.3噸,2013全年肯定會比2011年和2012年大的多。

我根據數據和其他基本面的變化估計:

2013年的黃金總供應約4261.2噸,未來也不會過此數,而且有很大的趨減可能,尤其是因為Recyled Gold的供應本來就不能持續。

而2013年的黃金需求方面估計約5000噸。當然,未來2014年及以後,不敢奢求有5000噸的需求量。

但是,為了應付需求,Gold ETF已經被擠兌了40%的黃金。

如果未來連續幾年需求是4400-4800噸,每年就會有200-600噸的黃金缺口。

如此,西方的黃金籌碼很快就會被東方提光,面臨黃金無法交割的問題。

當Comex和Gold ETFs的黃金被提光了後,西方還有什麽黃金來源以維持自己控制黃金的地位呢?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美元走強是不辯價格和價值之繆論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其周六(12月21日)公布的报告中表示:美元會走強!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指数呈现出平均每七年涨一次跌一次的规律。

该规律可见下图,而这正是本机构看好2014年美元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意志银行指出,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令美元自2002年始的跌势被延长,特别是对新兴市场货币;但美元的表现仍符合上述周期。


我個人看到這張圖表和Deutsche Bank的解釋,這報告水平實在是很低。

1)難到這撰寫報告人沒看到其所展示的圖表,美元指數走勢是一浪比一浪低嗎?

2)撰寫報告者應該少打點機,多用腦子想。美元指數只是美元對一攬子外國法幣的指數,美元指數上漲和美元走強無關。真正的貨幣走強是依據購買力,而不是匯率。美元指數既使漲20%,但是對商品的購買力也可以跌40%,何來走強?

報告的作者,根本分不清楚價格和價值。

不知黃金的黃金研究報告


招商银行的金融市场部發出黃金研究報告,認為资金持续流出金市,当前市场对黄金的青睐度已大不如前,资金正在持续从黄金市场流出,转向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这也是金价难受支撑的重要原因。

這報告錯誤之處,是根本搞不清楚所謂资金流出,是哪類資金,而產生錯誤。

報告说: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持仓量已经出现巨大变化:在2012年12月,其黄金持仓量达到历史最高,超过1350吨;之后开始逐步减少,并于4月份黄金暴跌后大幅削减持仓;至11月中旬,其持仓已经降至4年低点,不足900吨。SPDR持仓的变化,表明投资者,特别是零售投 资者在过去3个季度中大量赎回ETF的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金价于4月份暴跌之前,投资者已经开始赎回ETF份额,2、3月份SPDR的减仓量超过 100吨。这种变化实际上已经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問題就在這!

既然說资金持续流出金市,那報告所謂黄金ETF大幅削减持仓,是因為投资者已经开始赎回ETF份额。這報告作者大概是玩紙上數字太久了,看不清楚這變化的含義。

黄金ETF持仓量見少,那是因為其證券持有者憑此證券去向該黄金ETF兌換黃金實物。

請問這應該算是看好黃金?還是看衰黃金的表現呢?所謂资金持续流出金市,哪裡流出了?


實際上,真正流出的不在實物市場,而是黃金期貨賭場。

反映机构态度的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量目前仍仅有10万张合约左右,明显低于过去2008年以来的波动区间12万~25万张合约。

黃金市場出現一種奇怪現象,實物熱,虛擬冷。

不知黃金者,就會被期貨價格所蒙蔽,而這類人,市場實在太多了!

這也正常!

如果人人都懂這道理,我們這類金銀投資者如何有機會撿便宜貨?

一圖看出美元潛伏的危機


為何2008年以來,Fed印了500%的鈔票,物價漲幅卻遠低於通膨漲幅呢?

有人說因為銀行不把這些錢借貸出去,大量存放在Fed裡面,所以沒有流通,這才造成物價漲幅遠不及通膨漲幅。

那麽,是否真有這樣好事?Fed繼續印鈔,但是嚴重物價膨脹可以因為如此而不出現?

認為可以的人,是不了解Fiat System。

如果真可以如此,那Fed根本一開始就不需要印出比過去多500%的鈔票了?

在Fiat System下,如果Money Supply不夠快,就會引發通縮。正常情況下,通縮是繁榮的象徵。

但是在Fiat System下,通縮是經濟蕭條,金融危機的象徵。

所以會引發銀行危機,金融市場狂跌,Fed又需要印更多鈔票了紓困。以美國政府現在的債務水平,若選擇紓困,會直接將美元拖垮。2008年的情況不會出現。

若要使得Money Supply足夠快,那必須擴大QE,或者讓民間更放膽借貸,銀行更敢放貸。但是這只是製造危機,隨時會使得物價失控,最後摧毀經濟。

Fed的問題在於,如何拿捏適當的Money Suppy,防止不出現以上二者的極端。

遺憾的是,這根本就是走鋼絲。更糟糕的是,這綱絲看不到盡頭。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隨著美國政府的開支加大,特別是2015年開始。Fed也需要不斷的QE,來防止Money Supply不足。

這樣累積下去,你試想像一下,會發生什麽事?

認為沒事作夢。

隨著QE下去,會出現幾個情況。

1)美國國內投機機構和人民,以及國外央行,機構等所有市場參與者,徹底明白QE根本不能停止。你說這些人會幹什麽?
就是因為QE根本難停,所以Fed才需要不斷高喊QE Taper,來忽悠市場,操縱市場。
這是一個沒有基本面支持的信心拉鋸戰。

2)QE規模加大,會加快和使得第1個情況會發生。任何QE Taper都是短期的,就像股市下跌也會反彈幾下一樣。

3)和1971年的情況類似,美國無法兌現黃金,所以關閉黃金窗口,引發金融震盪。
現在的情況如同1971年一樣。
1971年,歐美通過Gold Pool和各種手法打壓金價以掩蓋美元的脆弱。
現在則通過黃金期貨打壓金價。
Gold Pool因為黃金全被市場吸納而失去打壓金價的籌碼以致失敗。



現在歐美可用來打壓金價的籌碼,如歐美各國政府的黃金已不能再起打壓黃金的作用,Comex和Gold ETFs的黃金幾乎有40%被擠兌而流入亞洲,已經面對和Gold Pool一樣,黃金籌碼大量流失的問題。
當黃金籌碼無法應付日常黃金交割要求的時候,其震撼力會不遜於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4)美國財政問題越發嚴峻,逐漸侵蝕市場對美國信用的信心。

5)爆出美國國庫黃金和外國存在美國的黃金已經被美國挪用,現金庫已經是一空了的事件。



這幾項事情,表面上是5項,其實是一項。
其他人民幣取代美元,或者國際油價擴大結算貨幣種類,這是猴年馬月的事情,而且必須發生在美元崩潰之後,所以我從不考慮。

對有理性的人來說,相信美元崩潰,總比相信美國不斷QE累積下,還可以活20年,50年或者100年,更來得合乎常理。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風雨欲來的黃金風暴

COMEX可交割的黃金從5年前的高峰1119噸,流失到昨天的13.5噸,被投資者兌走了98.8%。

所以不得不轉移GOLD ETFs的黃金。

今年以來,全球的GOLD ETFs的黃金被提走了約40%。

目前,最大的GOLD ETFs是SPDR GLD,它的黃金幾乎天天流失。

當然,為了掩人耳目,金融界就扭曲事實,把黃金被擠兌說成是賣出。

以目前SPDR GLD的流失速度,若維持不變,那一年時間會出大問題。

現在我們的情況,類似1971年前,美國終止金本位兌換窗口的風雨欲來的前夕。

黃金無法支付的風暴爆發日子越來越近了!

未來國際貨幣話事權的戰爭

中國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了一個可容纳2000吨黄金的金库,容量相当于今年中国黄金预估消费量的2倍。

問題在於,填充如此大规模仓库的黄金哪里来?

當然從西方國家來啦!現在西方國家的黃金流失速度非常快。長遠看來,對美元的地位極為不利。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地位,主要依靠兩個要素:

1)國家生產力;
2)黃金儲備。


中國現在擁有全球最大的生產量(生產力還不及先進國)。若再加上足夠的黃金儲備,就足夠和西方分庭抗禮。

而金库落建於上海自由贸易区,這是中國欲發展的金融中心,一場新的國際金融權爭霸,正在抹兵利馬。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為何市場會忽視這明顯的信號?

美國對外公佈自己的黃金儲備是8133噸。

加上外國存放在美聯儲的黃金,已經超過17000噸。

而德國只要拿回300噸,不過佔3%不到,美國卻要以分7年的時間分批來還給德國。

如果你存1萬元在銀行,你要拿回5000元,銀行卻說需要7天才能分批兌回給你。

你會怎樣想?

憤怒!?

錯!你應該害怕。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這已經暗示銀行已經有問題了!你的存款隨時會打了水漂!

這是簡單到不能簡單的常識!可為何很多人卻忽視了呢?

因為政府和銀行集團根本不要你知道真相,而媒體是銀行集團控制的,他們可以製造與論,引導你的投資思維和方向,引你入局。

如果你對事情的看法取決於市場和媒體輿論,那不過是這些集團控制的牽線木偶。

在利益集團的與論控制下,市場如同被洗腦一樣,看不到未來會發生的金融大地震。

有些人可以說這是【陰謀論】。那我說你沒常識,銀行分7天才還錢給你,你會認為銀行面臨破產危機是陰謀論嗎?
長期活在紙幣體系42年的人,錯誤把鈔票當成錢的人,永遠想不明白如果各國存放在美聯儲的黃金,既使被美國挪用一空,又會造成多大的危機呢?

那是你沒有辦法想像的大危機!所以銀行集團控制的媒體需要淡化處理,並不斷唱衰黃金。

我做的事就是【反洗腦】。

-----------------------------------

什麼才是真正的錢?

我們該知道,中國人造的字不只是像形,而且附含智慧。

Money,中國人的寫法是:【錢】;

而紙幣,也就是西方人說的Currency的寫法是:【鈔】。

你能看出蘊藏的智慧嗎?

從古到今,佔領略奪其國者,只聽過搶【錢】,沒聽過搶【鈔】。

-----------------------------------

人....從來沒有前瞻性,也不會回顧歷史

*你预计美元,欧元,令吉能维持他们的购买力?

*你还记得尼克松暂时关闭黄金窗口吗?

*你还记得過去一杯咖啡成本$0.05,現在$2,你認為未來會漲到$100一杯嗎?

*你还记得在每加仑0.19美元的汽油,汽油每加仑10美元或30美元你能想象吗?

*你还记得每盎士黄金售价35美元嗎?它目前每盎司约1,200美元。你能想象日後售价10000美元以上吗?

*你还记得当道琼斯指数是100,道指16,000点是一个“白日梦”?

*为什么容易想象,道琼斯指数值比黄金高得多?

*1913年美國政府負債30億,你若在當時,根本不會相信他在1971年負債3980億,在1971年,你也不相信2013年負債17.3萬億?

群眾不過是溫水中的青蛙。

當一天發現時水溫不對勁時,其關節因溫水而失去正常的跳躍能力,最後被煮沸了!

-----------------------------------

美國黃金出口創紀錄 多數流向香港和瑞士

http://honsonyip.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3386.html



彭博分析師:中國人再也不想要美元了他們想要黃金

http://honsonyip.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21.html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馬來西亞房產租金回報率

我當然沒有這資源去調查馬來西亞全部的房產投資回報率,但是可以通過抽樣式分析。

這裡有誰人認為自己的房地產回報率會高於PAVILION和CAPITAMALLS?

以2012年PAVILION和CAPITAMALLS的Total Assets,股東權益,毛租金,淨租金和現金流計算:

PAVILION的Assets回報率:
------------------------
毛租金回報率是5.93%
淨租金回報率是4.89%
經營現金流計算的回報率是5.70%


PAVILION的權益回報率:
------------------------
毛租金回報率是7.59%
淨租金回報率是6.26%
經營現金流計算的回報率是7.30%



CAPITAMALLS的Assets回報率:
------------------------
毛租金回報率是6.40%
淨租金回報率是4.39%
經營現金流計算的回報率是5.61%


CAPITAMALLS的權益回報率:
------------------------
毛租金回報率是9.45%
淨租金回報率是6.49%
經營現金流計算的回報率是7.84%


在馬來西亞,你的租金回報率也不過此數,而馬來西亞的房貸利率約4.2-4.7%。但是遲早會回歸6%的BLR以上低利率。

這點,對於債務低,又少槓桿的REITs當然沒問題。

但是,對於槓桿高,利息開支高的人房產投機者呢?
這個Safety Margin實在太小了!




注:回報率以現金為王計算最好!

小試水的QE Taper,注定敗於內在結構問題

炒作了整年的QE Taper,不過是從每月850億美元削減100億至750亿美元而已(长期国债和抵押支持证券(MBS)购置量各自削减50亿美元)。

只能說是雷聲大,雨點小。

如果你認為這是美聯儲回歸正常的開始,那就錯了!這只是美聯儲過去想緊縮,但是不敢,所以小試水的動作而已。

當然,你可以這樣認為,如果這次小試水的結果是利率沒上漲,股價沒下跌,經濟沒走低,金價及各商品沒上漲,外資資金流入增加,那就皆大歡喜。如此,美聯儲就可以再小試水,逐步削減QE。順利的話在2014年完全推出,2015年後才提高利率。

不過,我告訴你,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當一國經濟出現由中央銀行大印鈔票購買國債和其他債券的地步,必然有內部的結構性問題和推動因素。而美聯儲這五年來,只是不斷的釋放鉅量流動性來掩蓋表面問題,結構性卻一絲不動。所以美聯儲希望可以自己逐步退場,市場也可以逐步承接並填補其離場的流動性,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妄想。
從美聯儲將失业率门槛调整至6.0%,也看出其底氣不足,對於如何退場仍是欲退還進。

類似情況,歐洲也發生過。

為了預防通膨,歐洲曾經提高利率,但是沒有多久就降回來,現在利率降的比過去更低。

很多人就是被美聯儲想要緊縮QE的言論糊弄了!根本分不清想要QE Taper,和能否QE Taper有什麼分別

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幾個月的利率、外資資金流動和債券基金的變化吧!
如果美國債券資金依舊流失,外國資金仍不見回流,利率不斷攀升,你說美國可以QE Taper多久?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QE要怎麼減啊?

美國公債從2013年1月的164330億美元,增加到11月的172170億美元,增加了7840億美元。

FED持有的美國公債從同年1月的16628億美元,增加到11月的21636億美元,增加了5008億美元。

也就是說,FED購買了這段時間的新發行公債的63.8%。

QE要怎麼減啊?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風險模型只是為賺更多錢的騙人花招

2010年9月25日,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五对新的凯恩斯(Keynesian)经济模型作出了辩护,尽管这些经济模型未能预测到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伯南克今天发表讲话称:“虽然经济学家从这场危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认为提倡在这一领域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造活动还是有些过分了。”

  新的凯恩斯工作母机(workhorse)模型等标准的经济模型未能预测到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伯南克本人也曾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会蔓延至更广泛经济。但伯南克在今天的讲话中表示,经济模型的失灵并不意味着这些模型不切实际或存在重大缺陷。他指出,与其抛弃这些模型,不如采取更多工作来搞懂金融体系如何对经济增长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伯南克称,金融危机是一种老式的银行挤兑,有不同的“演员”置身其中。在这一次的危机中,排队从银行提取现金的存款人的“角色”被货币市场基金所取代。他表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未能认识到来自于机构而非个人的挤兑的潜在风险。
  伯南克指出,19世纪末所进行的有关银行挤兑的经济研究仍与这场危机具有相关性。他建议对三个领域进行研究,即恐慌时期的人类行为、流动性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以及泡沫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和如何破裂的。

  伯南克还指出,金融系统和监管结构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些金融资产总是能以接近于其基本价值的价格被售出。但是,在这场危机中,在公司被迫迅速出售资产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恶性循环,而且这些减价出售的活动推低了资产价格,增强了投资者有关公司无力偿还债务的担忧情绪。

說了一大堆話,可新的凯恩斯工作母机(workhorse)模型等标准的经济模型到底是什麼東西?

老實說,我也並不很清楚,不過我看過一本叫《我在美聯儲監管銀行》的書,作者說出美聯儲監管銀行所使用的模型,這些信用风险模型是用模型的方式来衡量和预测一个信贷组合的风险架构,是通过模型所计算出的信用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来实现这些目标的。这个概率密度函数在风险管理、资本配置、信贷定价、最优组合上都有重要作用,是现代金融数量化、精确化、高效化的具体体现。大银行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来开发利用这个工具。

信用风险模型分由上至下模型(top-down)和由下至上模型(bottom-up)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消费者信贷,诸如信用卡贷款、房地产贷款、车辆贷款、学生贷款。这些信贷因为比较单一类似,且贷款数额小,单笔损失量不大,建立模型的时候就把同类贷款汇总起来,用大数定律和历史数据对它将来的损失可能性作模拟推断。这种模型一般都比较简单易行,广为接受,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所以,一般都不在巴塞尔协议重点讨论范围之内。

由下至上模型是用来模拟大、中型商业信贷,贷款额度高,潜在损失大,需要一个个单独观察评估,然后再汇合加总,最后达到整个资产组合的总体风险水平。

這些信用风险模型的参数一般量化为以下几个主要变量:

1. 风险敞口(exposure)
如果是传统的定期贷款的话,那么,贷款额便是风险敞口变量。但事情并非都如此简单,有些贷款含有期权,比如周转信贷(revolving credit),银行提供的信用额度,企业不一定要去用,或用完。但如果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危机了,这笔信用额度就要被启动,而且可能都用完。如何模拟这类贷款的不确定风险敞口,便众口不一。

2.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

这是针对具体企业的评级,同评级相对应的是企业降级倒闭的风险概率。比如,根据标普(S&P)评级公司的统计数据,一企业的信用评级若今年为A,则明年降为B的可能性是0.24%,一年内破产的可能性为0.02%。五年、十年的评级变化,都有数据。

3.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
这是估计万一借款企业违约或倒闭了,银行能收回多少资金,损失多少贷款。这个指标是针对具体贷款而言(facility),而非针对具体企业或债务人(company or obligor)。若一贷款有抵押品作担保,则其损失的比率要比没有抵押品的低。

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这是指一笔贷款与其他贷款的互动性,用来衡量整个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若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互动性强,则共同损失的可能性大,整个资产组合的总风险就大;反之,若相关程度低,资产之间就更有可能独立运行,不会同步下滑,那整个资产组合的总风险就小。

5. 违约倒闭模式(default-mode paradigm)或按市定价模式(mark-to-market paradigm)
一般模型都只计算企业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只要企业没倒闭,潜在价值就不变。但更精确的市场化的做法是连市场信用风险波动都算在里面。即便企业没有倒闭,但因为它的信誉下跌,信用级别下降,或纯粹市场信用点差(credit spread)指数上升,资产价值也会下降。比如,一笔金额为1亿美元的10年贷款,给信用级别A的企业,如果该企业的信用级别降为B,则该贷款的价值就不值1亿美元,其中的差额就是信用点差损失。这是所谓的按市定价的计算法。

6. 解析法(analytical)或模拟法(simulation)
这是如何将上述单变量汇总起来,算出整个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即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解析法简单易行,运算速度快,事先假定风险密度函数的具体方程式,代入各种变量,便信手可得各类风险值。模拟法不需要引入诸如风险密度函数方程式等关键假设,计算机模拟自然给出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信息量充分,能进行各类运算,使信用风险模型做到最理想化的运用,缺点是计算时间长,容易受到计算机功能的限制。

你看得懂上面這些信用风险模型的解釋嗎?

看不懂?沒關係,我也是看到矇查查。

《我在美聯儲監管銀行》該書作者是讀經濟出身也要花一段時間才搞明白。

不過,從這些複雜的理論中,我可以看出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所辩护的新凯恩斯(Keynesian)经济模型,根本就是廢物。

拜託啦!經濟學家們,你們以為經濟學是硬科學嗎?拿硬科學那一套來解釋信用風險,根本就不知所云。

哪些思维模型最可靠呢?答案很明显,那些来自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而工程学的质量控制理论,至少对你我这样的非专业工程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核心部分.其基础恰好是费马和帕斯卡的基础数学理论。

分析信用風險所需要的只是基本的數學知识,在經濟學上卻披上一大堆吓唬人的术语,只是打扮得漂亮一点而已。

用這些打扮漂亮卻不實際的模型來評估風險,不出事才怪!

美聯儲所使用的信用风险模型都仰赖于大量数据,充斥着许多参数和假设。

監管所風險所需要的不是所謂風險模型評估,那只是華爾街想儘量放大槓桿才想出來的花招。監管方法其實只需要最簡單的幾招:

1.最簡單的準備率,其準備金必須充足,而且也必須是真金白銀。

2.銀行放貸的財務槓桿比例也要受限制,否則銀行會貪圖短期利益而放大風險放貸。

3.房貸標準也需要嚴格審核貸款者的現金流。

只要這些監管功夫作足,風險自然降低了,那裡還需要那些複雜到沒人看得懂的信用风险模型?

當初,銀行準備金率是100%,為了要賺更多錢就將低準備金率,又為了要再賺更多的錢就廢除金本位制,又要再賺更多就炮制了大量的衍生產品,近期又想要再賺更多就想要用信用风险模型來取代傳統監管銀行的標準。

西方的銀行越來越不像銀行,它們更像對沖基金。

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西方國家的加拿大銀行是少數不受波及的,原因就在於加拿大使用被華爾街視為老土的監管方式來監管銀行。

華爾街所謂金融創新其實就是金融巫術,擴大短期利益,增加長期風險。


附錄:《我在美聯儲監管銀行》一書作者對摩根模型的一點看法
摩根的模型不是一般的复杂,而是相当的复杂,我们费了很多周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它的模型本身就很复杂。摩根总是想方设法囊括所有能囊括进去的参数,把模型做得精致细腻。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得出较为精确的结果,使模型在运用于信贷定价和资本金配置时,让业务部门心悦诚服,不会产生过多的非议和指责。但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模型变得相当复杂,环环相套,盘根错节,不容易一下子看懂看穿。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没有完整的技术文件来说明模型的来龙去脉。因为这是摩根的内部模型,不需要像外销产品那样,有详细清晰的说明书,更何况它几经修改,几拨工作人员前赴后继,最终的模型可能与前几轮的模型大相径庭,即便有个别说明文件,也语言简单、文字晦涩、数字符号一大堆,恍恍乎,不知其所以然。我们也就只能跟着折腾来折腾去,想方设法从现成的资料里琢磨出个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