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一直印到美元崩潰

在美國四處宣傳經濟復甦和減少QE的情況下,美 10 年期公債隨即出現大量賣壓,收盤利率飆升至 2.170%,為 4 月 5 日以來高點。

一旦衝破某個市場心理承受的支撐線,可能出現如雪球效應般的賣壓。

對於債台高築的美國,如果不控制利率上升,美國會進入新的金融危機。

寬鬆退場?緊縮QE?

發夢!

QE再QE會繼續下去,未來還會加大規模,一直印到美元崩潰為止。


人的愚昧有時候很難相信。

如果一支股票下跌98%,早就被人當作垃圾了!

而美元的購買力也下跌了98%,竟然還有一批忠實Fans?

相信美元無敵,美元牛市?


所以,每次我看到媒體和專家高喊美元升值,我得很想笑。

大學的經濟教育,教出了一批廢才!

難怪全球經濟一踏糊塗!



為何說經濟學家都是廢才?(極少數例外)

因為72行中,只有經濟學家會把自己的行業和經濟搞垮。

廢才的指責,不是偏激,而是事實!

經濟學家們,你們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問題在那裡?為何你們這麼廢?

雖然現在經濟學因凱恩斯的原因而成為顯學,但是你們的能力還是這麼廢?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從為常識爭吵看出經濟學家的低能

歐洲自從爆發債務危機以來,在德國主導下,歐洲採取撙節措施,希望降低債務水平,力圖恢復財政平衡。這撙節政策一向被凱恩斯派所批評,其中以曾經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Paul Krugman),更是大力批評德國的撙節緊縮政策,並稱撙節會嚴重削弱需求、傷害經濟動能。他們認為政府應該刺激經濟,推動經濟增長,只要經濟增長快於債務增速,債務相對自然會降低。

但在不相信凱恩斯主義的德國人來看,債務危機就是財政管理不當所造成的,如果不實行財政緊縮,削減開支,市場就不會對政府信用有信心。
若繼續採取寬鬆政策,必然使得結構性問題更嚴重。

一年多下來,撙節政策出現了不少問題,雖然歐洲五豬的國債殖利率下跌了,但是人民生活卻更加辛苦,GDP低迷和生產萎縮,造成失業人數不斷上升。

目前,歐元區3月份失業率創下新高,歐元區17國失業率從12.0%升至12.1%,為1995年有此項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受此影響,人們對於近年來許多歐元區成員國實施的財政緊縮政策的反對可能會更加強烈。

撙節緊縮不但沒有使得經濟重新恢復,反而逐漸加劇了經濟的惡化。「反撙節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包括法國和義大利,對樽節措施越來越反彈,和德國漸行越遠,歐元區分裂的潛在危機從沒消失。

過去,支持「撙節派」的主要一個依據就是常引用的一則 2010年哈佛學者發表的研究經濟學者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與羅戈夫(Ken Rogoff)在研究的學術論文《債務時代下的增長》(Growth in a Time of Debt),論文內容稱,二戰後﹐當一國政府的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逾 90% 時,任何刺激政策都不會有明顯作用,並且經濟成長就會放慢。而歐洲總體債務也接近90%的比重了!在那篇論文中﹐用於支持其觀點的數據包括一些國家的實際GDP以及債務與GDP的比重等。緊縮政策倡導者以這篇2010年的論文及羅戈夫與萊因哈特的其它研究成果當作是經濟危機後政府應縮減公共支出的理由。

但是,現在這研究被備受反對者大力批評,認為這引用1946年至2009年間已開發國家的資料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並沒有包括幾個重要國家,如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以及丹麥。15-20個統計取樣對象的國家如紐西蘭,統計方式也有遭扭曲之嫌,被過度放大政府債務積累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並且認為無論統計方式有無遺漏缺失,引用的數據也只能代表部份區域,根本不足以代表全球現況,更何況統計取樣時間也僅限於二次大戰後,如此就要判斷公共債務與經濟成長關係,實在是有欠公允。

最近,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研究生赫恩登(Thomas Herndon)有一次做計量經濟學作業時試圖復製羅戈夫和萊因哈特這篇論文的結果﹐卻發現他們倆的計算有表格錯誤。赫恩登將他與該校兩名教授波林 (Robert Pollin)和阿什(Michael Ash)的發現公開了出來。

羅戈夫和萊因哈特承認了這一表格錯誤﹐但仍力挺原先的研究結果。本月初﹐他們在網站上公佈了對2010年那篇論文的修正。

但也因此,羅戈夫和萊因哈特的研究結果受到質疑。這計算錯誤成為否定羅戈夫和萊因哈特的其中一個理據。

關於債務會否成為遏制國家經濟成長的爭議,又再掀起了一番論戰。

在最新一輪“對峙”中﹐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戈夫和萊因哈特指責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不僅行為極其不文明﹐並且言論也有失準確。反撙節派的克魯格曼曾說﹐羅戈夫和萊因哈特拒絕分享支持其研究成果的數據。他倆研究的是一國政府沉重的債務負擔與之後緩慢的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

克魯格曼前不久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上發表的一篇批評緊縮政策倡導者的文章說:羅戈夫和萊因哈特等人的論文不僅失去了備受推崇的地位﹐還成了被嘲弄的對象。這些論文警告稱﹐負債過多會使政府處於危險境地。

克魯格曼寫道:儘管他們的論文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萊因哈特和羅戈夫之前沒有公佈他們的數據﹐而採用表面上與之相當的數據的研究人員未能得出與他們同樣的結果。

羅戈夫和萊因哈特週日回應了克魯格曼﹐在他們的網站上公佈了一份長達五頁的信函和四頁的附件。

信件說:我們欽佩您以前的學術成就﹐至今我們都還受其影響﹐也正因如此﹐您在過去幾週引人矚目的不文明行為才會讓我們大失所望。信件說:您在《紐約時報》專欄和博客文章里對我們展開了幾乎不停歇的人身攻擊﹐現在又通過《紐約書評》來加大炮轟力度﹐還指責我們沒有分享數據。


反撙節派認為亦撙節政策並未計入沉重債務帶來的其它成本!這種想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政府製造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但是,我認為這是個很危險也不道德的理由。通貨膨脹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貨幣的購買力。如果一個人借給政府一百萬元,這一百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一所獨立式洋房。但是政府若採取通貨膨脹政策,日後還給債權人的一百萬元卻只能買一間排屋。這叫公平嗎?這根本就是公然打劫!

一個經濟要健康運轉,必須建立在公平和道德上。通貨膨脹就是摧毀這公平基礎的政策,它不能帶給經濟繁榮,它只能帶來經濟泡沫,最後以經濟崩潰來結束。


而且還有一點,戰後通膨飆高至驚人的程度,美元購買力下降 30%,政府的實質債務也因此跟著縮水。1942 至 1945 年間,美國透過發債取得 2000 億美元的債務,但利息極低,就算是長期公債也只需付約 2.5% 的利息;債券持有人根本虧大了,等於是白白送美國政府錢,因為這些利息還低於通貨膨脹比率。而類似的狀況,又在 1970 年代重演。

那麼歷史是否會在今日重演?通膨減債?債券持有人變相送錢給政府?根據投資公司協會(ICI)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公眾持有的美國公債約 3.4 兆美元,其中又以退休年齡或接近退休年齡族群者最多,而這群人對於資產縮水的應變能力最弱,要趁機揩油吃掉它們的老本,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可能很大。 


問題不在於樽節,也不在於是否該採取寬鬆政策。因為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得結構性問題更加惡化。

歐洲的問題在於信用法幣體系有問題。信用法幣體系在設計上和龐式騙局並沒有分別。此體系要維繫下去必須要不斷擴大債務規模和製造更大的通貨膨脹,任何採取撙節緊縮的政策,都會導致經濟出現大蕭條。所以,信用法幣體系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走上,你只能繼續擴大債務,印更多鈔票,不然整個體系就會崩潰。

若要從根本上解決歐債問題,就是徹底廢除和改革整個貨幣體系。體系不改革,任何的樽節行動只是造成經濟滿性自殺。寬鬆政策更是荒繆。因為問題就是信用貨幣體系鼓動的債務擴張的長期累積才造成的,想重新走回同樣的道路都是腦袋不清醒的,這根本就是靠吸白粉來治療隱君子的毒癮。雖然可以緩解一時,卻給未來製造更大的危機。

歐洲糾纏於樽節和寬鬆都是無法解決問題,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改革貨幣體系,而改革中必然出現極度痛苦,就像戒毒一樣。要讓痛苦盡快結束,歐洲政府應該撤掉所有對銀行的紓困和經濟措施,讓經濟自行消滅錯誤的投資和經濟泡沫,不採取任何紓困。讓該破產的就破產,該重組的就重阻。

除此之外,歐洲政府要勇於向人民承認,自己根本無法承擔國民的超高福利,大幅度削減福利,必要是可以脫離歐元區,甚至坦成破產以緩解民憤(當人民清楚認識到政府的確已經破產,也不得不放棄那超高福利要求了)。要知道,歐洲的窮人也有汽車、冷氣、房子、iPhone和iPad。他們的窮困和第三世界是不同的。沒有了超高福利,歐洲人民只能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一樣可以活得下去。

實際上,高債務會遏制了國家經濟成長應該是一個簡單的常識。這和背負高債務和企業和個人一樣,因為債務成本太高而無法有能力做出投資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麼簡單的常識,經濟學家既然會為此吵來吵去,不過是充分顯示他們的低智商。

至於債務占GDP多少%才會對經濟成長起到遏制作用,這根本就不可能有一個精確數,需要視不同國家的情況而定,有些高些,有些低些。

而至於多高多低,這取決於國家經濟擴張的空間。

現在已經不是大航海的殖民強盜時代了!歐洲還有多少經濟擴張空間?

實際上,歐洲問題不在於樽節,也不在於寬鬆,而是經濟泡沫。

過去的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歐洲出現虛胖的經濟泡沫,當泡沫無法維持而破滅,若繼續走更大的寬鬆政策,那是給未來製造更大的危機,這是有悖常識的。

樽節基本沒錯,錯在這樽節的速度太慢,而不是採取快刀斬亂痲,一次過讓泡沫徹底破裂,讓經濟一次過衰退到底。

如果採取無為而治,完全有市場自我調節而不採取任何紓困,歐洲最壞的情況早就過去了!

不錯!這會造成歐洲經濟萎縮,以及更大的衰退,但是可以一次過解決所有泡沫。

泡沫即除,經濟下來的發展自然是復甦。

這道理,歐洲政要和經濟學家不懂。他們的做法只是維持泡沫,使得危機的解決遙遙無期。

因此,我堅信,歐元區分裂只是時間問題。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建築成本推高房價是一種誤解--房產騙局的崩潰

每當房地產進入牛市/泡沫的時候,認為房價上漲合理,房價無泡沫的人,都會提出一種說法:

就是房價的上漲是由於建築材料成本的增加造成的,所以房價上漲是合理的。

這種說法看似很有說服力,很多人容易受到誤導,但是,這說法若成立,必須要有二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就是建築材料的漲幅和房價的漲幅對比。

如果房價漲幅和建築材料漲幅相若,這還解釋的過去。但是若房價漲幅遠大於建築材料的漲幅,這種解釋就不具備說服力了!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2004-2006年的房地產泡沫,房價漲幅遠大於建築成本,這已經是泡沫了!建築材料上漲已經不能成為支持房價無泡沫的理由。



第二個前提多為人誤解和忽視。

建築材料上漲可以成為房價上漲的理由,前提是所有的購屋者必須不是從銀行處申請信貸購買的,是靠購屋者自己能力支付,而不通過貸款。

因為銀行的信貸是無中生有創造貨幣,它造成了經濟的扭曲。

成本上漲造成完成商品價格上漲在正常的經濟商貿是完全正確的因果關係,但是現代房地產市場是依賴銀行無中生有創造信貸和貨幣,它已經扭曲了正常經濟因果關係,所以成本推動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房地產身上。

因為信貸的扭曲,房價的上漲無關建築材料的成本。

實際上,是房價上漲推動建築材料的上漲,建築材料的上漲成為合理化房價上漲的藉口,於是出現反射性效果,促進房價炒風,使得房價漲得更高。如此循環。

為何由信貸支持的房地產上漲,會出現有異於其他無信貸支持的商品的因果關係呢?

道理很簡單。

打個比方,如果不通過信貸,有能力支付房價者,也許只能賣出100棟房子,但是通過銀行信貸透支未來,就能變成1000棟房子。

也就是說,有900棟房子是通過拔苗促長的方法提前消費的。這是一種對經濟的扭曲。

但是,危害還不在此。

因為這900棟房子的消費都是通過銀行信貸完成。實際上,銀行是沒錢的。銀行只是通過購房者的信用承諾為依據,而無中生有,憑空造錢。

這樣會出現以下結果:

透支消費多900棟房子,一下誇大了需求,對房價短期推高產生了作用;

而對長期價格來說,無中生有的貨幣流入房地產,造成更多的貨幣追逐少數的房屋,先售後建的策略也對它起到作用,使得貨幣對房地產貶值,造成房價上漲,或出現增值的假象。

而為這900棟房子所創造出來的信貸貨幣,會落在房屋發展商手中,然後再流入建築材料商手中,再流向建築材料的原料上手中,使得更多的貨幣追逐這些材料/原料商品的情況出現,造成貨幣貶值,材料/原料增值。

當然,這些無中生有的錢也會流入各層面的人士手中,例如員工薪資。員工一旦將這些錢為生活所需花出去,也會造成過多的錢追逐少數的商品現象,使得百貨價格騰漲。

百貨價格騰漲促進了更大的成本壓力,例如薪資要求。

成本壓力推高建築材料/原料成本,再反射回房屋價格中。

究其因果,根源是房價上漲推高建築材料/原料的價格,而非建築材料/原料推高房價。

這種背離正常的現象,完全是銀行的信貸扭曲所造成。



另外,銀行信貸的規則更進一步扭曲了房地產價格。

例如,A區的同類型房屋價格是30萬,但是對於某人要申請購買/出售A區房屋的人,銀行可以通過人為主觀的價值重估方法,將房價重估至35萬。

這樣,一間重估至35萬,其他同區的同類型房屋也會因此「被增值」為35萬。

這道理就如股票一樣,如果X股10元,某人以11元購買成交,股價就會漲到11元,其他X股的持有人就會因此而「被增值」為11元。



總之,房地產在銀行信貸的支持下,其實是一種龐氏騙局遊戲。

當人民無法承受這高房價的時候,也就是這騙局崩潰的時候。

馬來西亞的房地產,也該到崩潰的時候了!

這世界上,印錢是不會創造價值的,它帶來的只是經濟毀滅。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強姦人民的Fiat System

Fiat System為何有害?

因為Fiat System出現同時,部分準備金制(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也出現。

讓我們聽聽作為銀行業的巨匠祖宗,猶太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Nathan Rothschild,在1863年,對這制度的說法:

「少數能理解這個系統的人,要嘛是對這個系統所產生的利潤非常感興趣,要嘛就是非常依賴這個系統的施捨。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人民在智力上不足以理解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他們將承受壓迫且毫無怨言,甚至一點都不懷疑這個系統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你們以為現在所謂的「進步」金融體系,不會有這問題嗎?

Nathan Rothschild說這話的時候是1863年,不符合現在嗎?

錯!

實際上,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以前的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至少還很高,可高達50%,也就是說紙幣發行只能是黃金的一倍。

現在的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則低至10%,也就是可發行10倍於黃金的鈔票。

好像馬來西亞,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只有4%,理論上可以發行於黃金25倍的鈔票。

實際上,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的多少是隨意性的,有些甚至沒有。

不對!我搞錯了!

現在連作為準備金的黃金也沒有了,而是改為紙幣/證券做準備,當然CDO也可以!

也就是說,我們是用債務來擔保債務

清醒吧!

Fiat System最後帶來的只有徹底的經濟崩潰!

你是否屬於Nathan Rothschild口中的那個「智力不足者」

無法發現這系統損害了你和你兒女及你重視的人的利益?

你是否願意毫無怨言承受這系統對你利益的強姦,還是你已經學會如何在強姦的過程中學會享受?





注:

大學的經濟教科書雖然裡面有提到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但是他將此制度合理化,不會告訴你正當的一面。

這做法不稀奇!就像我們馬來西亞的歷史書,丑化華人的私會黨為黑社會,吹牛他們巫統爭取獨立,而不提馬共的貢獻

-->
哈耶克一針見血指出: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就是合法讓銀行和政府印假錢!

黄金、比特幣与美元[轉載]

有一種美妙的經濟幻境,那就是政府可以不斷地印刷鈔票來支付巨大的財政赤字,同時這些超發的紙鈔在國際上還非常搶手,既沒有國內通脹的壓力,又沒有替代貨幣的競爭,股票屢屢創新高,房產步步破紀錄。人們彷彿已經發明了一種只需印鈔就能持續繁榮的經濟永動機。

這就是美國的QE!


從2008年那個寒冷的年底,到2013年炎熱的夏初,在這53個月中,美聯儲創造了數万億美元的基礎貨幣,同時也貨幣化了同等規​​模的債務,其結果是,銀行們的巨額壞賬被暫時掩埋起來,公司們以廉價的債務融資來改善盈利和回購股份,房奴們的債務壓力有所緩解。華爾街復活了,股市繁榮了,房地產反彈了,投機者們躍躍欲試了。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可是,人們都知道,能量是守恆的,財富不會從天而降,超發的美元不會憑空創造繁榮,如果以高失業和低增長為標誌的美國實體經濟遠未康復,那麼我們看到的這些復甦景氣是從哪裡來的呢?

實際上,美元氾濫產生的是一種財富轉移效應。在美國國內,美元超發將儲蓄者的財富轉移給了負債者;在美國之外,美元超發將債權國的財富轉移到了債務國。形像地看,美國的QE政策好比一部巨大的財富抽水機,它日夜轟鳴地轉動著,源源不斷將世界的財富抽到美國,再將美國普通人的財富抽到極少數人的口袋裡。危機後,財富的馬太效應在美國和全世界都同樣明顯,這才有了爆發在美國和全世界的“佔領華爾街運動”,99%的普通人開始抗議1%富人的掠奪,他們將目標直指華爾街大佬,他們終於明白了,這是一種金融掠奪!

QE的遊戲並不高明,也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就是美元的信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甚至公開挑戰。



在美國國內,以猶他州為首的十幾個州開始立法承認金銀幣為其合法貨幣;2009年以來,對美國國債飆升和貨幣刺激政策強烈不滿的茶黨運動席捲全國;2011 年9月,美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美國人對經濟復甦的失望和對華爾街貪婪的不滿達到了火山噴發的狀態,與此同時,黃金創下了1920美元的歷史新高。



在國際上,幾乎與美國開始QE政策同時,互聯網世界中比特幣橫空出世了。這是一種幾乎完全針對美元弊端而發明的新貨幣。美元最大的弊端就是可以任意超發,超發程度視發行者的貪婪程度而定,這種缺乏自我約束機制的貪婪在美國宣布幾輪QE之後已是世人皆知。比特幣試圖以嚴密的數學邏輯確立其發行上限為2100 萬, 並且永遠無法超發;其次,貨幣超發的根源在於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壟斷者為了自身利益可以而且必然會踐踏公眾利益,中央銀行製度本身就是問題的要害。比特幣的設計則是基於“去中心化”,沒有也不需要貨幣發行的壟斷,這完全符合互聯網“分立、平等、互聯”的基本思想。有人問,QQ幣或其它網絡虛擬幣與比特幣有什麼不同,答案很簡單,QQ幣或其它虛擬幣存在著斷​​壟的貨幣發行者,它們與現行貨幣體制有同樣的問題,也絕不可能取代現行貨幣;第三,美元流通中的非現金化趨勢,使得政府得以藉助銀行系統“監視”所有公民的私人財富,如果情況緊急,政府有可能凍結或剝奪公民財富。塞浦路斯的儲蓄稅就開了這樣一個先例。而西方社會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西方社會正是通過顛覆封建王權的專制,才建立起一個崇尚個性自由、強調自我意識和警惕政府權力的近代社會,也正是由於充分激發了對個性自由的追求,才能鼓勵創新和發明,才會有社會價值的多元化。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對個性自由的另一次重大解放。小布什總統曾經有一句名言,“民主就是約束政府權力的籠子,我正站在籠子裡發表講話。”西方社會的共識是,政府除了合法收稅、保護國民安全、發展公共事業、保障基本福利之外,無權干涉私​​人事務。既然如此,公民只需要承擔合法交稅的義務,除此之外,私人的錢該怎麼存,如何轉,無需政府乾涉。簡單地說,錢應該是匿名的,如何使用完全是其擁有者自身的權力。這就是比特幣匿名性的思想基礎。



在剛性制約、無需中央銀行和匿名性這三大特點上,黃金與比特幣相當一致。它們一個代表傳統,另一個代表新潮,從前後兩個方向對美元形成了相當的競爭壓力。

當然,美元的倒行逆施也導致了其它國家的強烈不滿。去美元化已成為一股國際潮流。 1999年,歐洲人發動貨幣起義,擺脫了美元的統治,建立起獨立的歐元區,在經濟、貿易和投資領域率先完成了非美元化。 2008年,巴西與阿根廷兩國間的貿易啟用了雙方的貨幣雷亞爾和比索代替美元結算。這是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等7個國家成立南方銀行後,南美國家向區域性貨幣一體化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 2013年,金磚五國聲稱要搞“金磚銀行”,以擺脫美國控制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金磚國家正在準備實施貿易結算的本幣化,將美元排擠出去。 2009年以來,中國高調支持“超主權貨幣”概念,加速與中日韓的貨幣合作,最近先後在澳大利亞、法國等國簽訂貨幣互換,其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 2013年1月,德國人一反二戰後對美國一貫的卑微,公然要求將黃金儲備運回國,這簡直就是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領頭擠兌美國黃金儲備的翻版,這使得美元的信任問題升級到了國家信任關係公然破裂的程度。

去美元化也會付出代價,實力不夠的國家很難單獨成事。卡扎菲曾準備在非洲建議以“黃金第納爾”為基礎的非洲統一貨幣,來結算非洲石油貿易,這一舉動嚴重威脅了美元與歐元在非洲的地位,結果被聯手絞殺。薩達姆在歐元區誕生後,一度準備啟動石油貿易的歐元結算,最終被美國強力秒殺。中國與日韓在貨幣合作方面稍一靠近,美國就整出釣魚島危機,破換中日韓的合作氣氛。

貨幣霸主和歷史上的大帝國一樣,霸道過了頭,貪婪無底線,最終將得到相反的結果。美元越是霸道,越是不負責任,越是撈盡了好處,就必然越快和越徹底地喪失國際信任,加速世界各國逃離美元的決心。所謂物極必反,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2013年以來,貨幣已成為大國博弈的中心戰場。美國既要超髮美元,又要誘惑國際市場接受,同時還要逼迫其它國家繼續為其赤字買單,就必須綜合使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輿論等立體模式,來影響世界的思維模式。

美元在全球的供過於求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增加美元的需求,一個辦法就是迫使其它貨幣比美元更爛。日本的量化寬鬆升級版,正是這種策略的結果。美國表面上對日元貶值表示遺憾,但實際上是暗中支持甚至鼓勵日元貶值。歐洲央行宣稱可能動用負利率政策來扶持歐洲經濟,這背後也少不了美國的“諒解”和“合作”。如果日元和歐元都很爛,美元的需求就找到了理由,美元的匯率就得到了支撐。

對 付中國,美國的思路有所不同。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短期內無法參加儲備貨幣的爭奪大戰。在目前的情況下,迫使人民幣升值對美元的利益更大。在匯率和利差的雙重誘惑下,更多的熱錢將從四面八方湧入中國,這一趨勢會刺激中國資產泡沫的惡性發展,削弱出口,降低就業,破壞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當最終條件成熟時,唱空中國與做空中國內外配合,國際資本外逃和國內財富避難比翼齊飛,中國的外匯儲備再多也擋不住100多萬億超發貨幣的擠兌。股市、房地產、人民幣匯率如果出現暴跌,中國經濟將被打回原形。美國最主要的經濟對手就會癱倒在地,短期難以復蘇。全球對美元的需求將更殷切。毫無疑問,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對於美元的其它競爭對手,該抓的抓,該殺的殺,該鎮壓的鎮壓​​。

4月12日,美國血洗了黃金市場,未來將“史稱”鎮壓黃金的“四一二事變”;

5月14日,美國稅務局刻意刁難茶黨等團體免稅申請的非法行為曝光,輿論嘩然,美國司法部介入。這項政治迫害震驚朝野。注意,茶黨是推動美國各州恢復金本位最積極的力量;

5月17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蓋世太保”們,查抄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的銀行賬戶,清查所有交易往來的信息,並關閉了其設在網絡支付平台Dwolla上的賬戶,許多美國比特幣用戶都使用Dwolla向Mt Gox進行匯款。

其實,美聯儲放風準備退出QE,日本宣布超級版量化寬鬆,歐洲央行準備搞負利率,都是在美國的協調下,掩護美元匯率的戰略行動。而打擊黃金,鎮壓比特幣,則是美國準備繼續搞寬鬆的標誌。

黃金無用論者認為,美國經濟已經復蘇,貨幣超發不會帶來通脹,因此黃金無用。這一點人們可以用時間和常識去判斷。實際上,黃金無用論者還有個隱含的前提,那就是黃金無法對沖美元本身的風險,因為美元霸權將永遠存續,大國興衰不會再現。對此,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日經指數為何爆跌7%?



日本日經指數昨天出現大逆轉,單日爆跌7%。對於大盤來說,這樣大的跌幅是很驚人的,倒底日本發生了什麽事情?

雖然日本官員將問題歸究於中國的經濟人採購指數(PMI)的下跌至 49.6,致使日本出口商股價下挫,進而影響市場對經濟的信心而下跌。但是,我認為這只是一個牽強附會的說詞。

就我看來,日經指數出現如此巨大的單日爆跌,是有以下幾種因素綜合而成的。



第一、貨幣寬鬆的後遺症開始顯現
安倍晉三搞的所謂「安倍經濟學」,其實根本不是什麽新東西,它是典型的通貨膨脹政策--就是大印鈔票。

日本的經濟病根不在通縮(實際上日本無通縮),但是,對於經濟問題的病情錯誤理解,產生一種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就能解決問題的抄捷徑妄想。這種印鈔票政策被冠上一個美麗好聽又難明白辭彙--量化寬鬆。

安倍晉三走的政策其實就是過去日本已經證明會失敗的政策,不同的是,安倍晉三採取更激進的態度。

當我知道安倍晉三使用這種大開印鈔機的政策,我就知道日本經濟正往死路走。現在,日本政府的債務占GDP238%,占稅收的20倍,現在之所以還沒出現財政崩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國債利率因為通縮而不斷下降。

但是,一旦安倍晉三不顧一切刺激通膨至2%,它會發生什麽後果?

就短期來看,市場會預期日本央行大量印鈔買進日本國債,這對推高國債價格,降低殖利率有明顯效果。市場也就搭一趟順風車,賺取短期的國債價格,將日本國債價格推高,殖利率一度低至0.44%的不可思議的超低水平。

 
可然後呢?

日元兌美元從80貶值到100,貶值了25%,日本股市在3個月內爆漲67%,是以貨幣貶值,老百姓的財富被剝奪為代價。這世界上,沒有一個股票牛市是可以靠貨幣貶值來維持的。





 
當市場對日本國債的短期投機完畢,日本國債在通膨預期下,殖利率上漲,一度超過1%,且漲勢仍在持續中。1%雖然少,但是對債台高築的日本來說,財務成本會顯著增加。

如果日本真的在2%的通膨水平企穩,那它每年支付的利息成本就會爆漲1-3倍。經濟還沒復甦,日本已經爆發貨幣危機了!

而日本央行面對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到1%的應對策略是什麽?就是增發2兆日元,購買更多國債,這根本就是加劇問題。

日本國債利率出現大幅度上漲,才是日本出現單日爆跌7%的最大原因。




第二、日元貶值不見效果
根據日本財務省周三公布的數據,日本4月份貿易赤字劇烈擴大,是因出口成長不溫不火,進口卻大增。

4月份貿易赤字自前月的3640億日元大增至8800億日元 (86億美元),出口的年成長僅3.8%,遠低於《道瓊社》和《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預期,上述兩家媒體的分析師調查分別為年成長5%5.9%

根據《道瓊社》的調查,受訪分析師原預期日本4月份貿易赤字為6667.5億日元,而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則預期該數據為6211億日元。

日本4月份進口年增9.4%,遠高於《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預期 (6.7%)

此結果亦為日本連續第10個月貿易赤字,《路透社》指出此為日本自1979年至1980年以降,延續最長的貿易赤字趨勢,當年係因伊朗革命導致石油價格大漲。

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僅攀升0.3%,但對美國的出口大增14.8%,對歐盟的出口則下降3.5%

看來,「安倍經濟學」希望日元貶值促進出口,至今仍未見效果。



第三、技術性下跌
日經指數在短短3月大漲67%,在技術上已經脫離了長期平均走勢,產生高處不勝寒的窘境。股市的下跌,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對短期的過度上漲的修正。

 

 
結語:
日經指數這一跌,會否結束了它這幾個月的上漲趨勢呢?

短期來說,我不清楚。但是長期來看,日本的經濟政策是無法帶給經濟真正的繁榮,因為沒有一個繁榮是建立在貨幣貶值上的。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凱恩斯主義掠奪百姓,服務富豪

由2009至2011年,收入最高7%的美國人財富淨值成長了28%,其他93%的美國人淨值則減少了4%。

這就是凱恩斯主義,以及喜歡操縱貨幣的弗理德曼主義所造成的後果。

金本位被廢後,不受限制的製造貨幣膨脹,就是造成全球貧富懸殊,災難不斷的根本原因。

那是因為無知眾人相信凱因斯,不相信亞當斯密、Ludwig von Mises、Henry Hazlitt,
相信印鈔,不相信誠實貨幣;
相信通脹,不相信通縮;
相信消費,不相信生產;


相信政府,不相信自由市場;

(此段摘自:小杯綠茶)



我對經濟不看派別,只看對錯。

奧地利學派的東西我不會全信,但是他們大體是正確的,尤其在金融和貨幣體系上。

為何?

因為奧地利學派的理論其實只是不造做,讓貨幣和經濟順其自然,此自然就是自然的經濟規律。

因為自然,所以問題少。

出現問題,那是因為有勢力者,為了一己之私利,嘗試不遵守自然經濟法則,開始操縱。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就是大量干涉自然經濟,為自然經濟加上人工味精,人工化學原料,他破壞了天然。

因為凱恩斯主義有很嚴重的傾政府和銀行家利益的傾向,所以才大量被推廣。

而奧地利學派則求公正,這對老百姓有利,所以遭到蓄意邊緣化,醜化。

這道理很容易明白,如果你做了皇帝,你是否會將你祖宗十八代寫的好看些,以證明你的合法性?

凱恩斯主義其實並不是新東西,他其實是John Law主義(搞垮法國的);他也是重商主義(過去失敗的主義)

凱恩斯主義---不過是重新包裝的失敗經濟學。他不符合自然經濟,最後只會將經濟越弄越糟。




凱恩斯說過:通過持續的通膨,少數人可以掠奪多數人的財富而爆富。

但是,他的主義就是大搞通貨膨脹。

所以,凱恩斯主義只是為銀行家,政府,少數有錢人的利益服務的經濟學,他的目的是掠奪老百姓---你就是其中一個被掠奪的對象。

可為何你不知道自己被掠奪呢?

因為凱恩斯早前承認,這種掠奪手法非常隱密,100萬人中,未必有1人明白。

你不知道,因為你屬於那999999萬人的其中一個。

如果人人明白,不求人人,只要有10%人明白,那會發生什麼事?

美國總統杜魯門(應該是這個,記不清)就說過:如果人人明白銀行是怎樣賺錢的,那第二天一早,他們就會發動革命了!






二戰後,銀行家控制的教育機關將作為金本位制建立基礎的經濟學原理,從教科書中抹殺得一乾二淨。

詆毀金本位制的歪理經過反覆的洗腦,已經深植入每一個經濟學子的腦海中,任何恢復金本位制的說詞都會換來嘲笑和消音。

於是,我們這個世界就被這些通脹主義的經濟廢才搞得一團烏煙瘴氣,踩住人民的屍骨喂飽了銀行家的腰包。

經過幾代的洗腦教育下,除了少數如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外,九成多的經濟學家已經忘記了金本位制是如何運作的。

好像貨幣就是紙幣,是千秋萬代鐵定的事實,紙幣萬歲,萬歲,萬萬歲。


鑑於太多人對歷史的無知,加上我執心太重。

我勸人儘量購買黃金和白銀自保,但是多數的回應都是輕視。

言者淳淳,聽者藐藐。

只有老一輩經歷過紙幣崩潰的歷史慘劇者則一點就明,沒有經歷過的現代年輕人幾乎都不以為然,愛理不理,毫無危機感。

黃金來向股票討債了!

鑑於黃金(白銀)價格進入長達一年多的下跌通道。市場觀點完全發揮他上漲唱牛,下跌唱熊的盲從本性。

現在,你翻開任何財經新聞,對黃金的看法都是崩潰,爆跌,未來還會繼續下跌的言論,你很難看到一個唱好的。

只有少數者如Jim Rogers, Peter Schiff,麥嘉華等少數人,繼續對黃金未來有信心。

其中麥嘉華說道:現在全部人都看空黃金,所以現在購買更安全。

太多人對黃金非常不了解,根本對黃金的上漲根本原因一無所知。

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這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

你認為股票為何會上漲?盈利增加嗎?完全錯誤!股票上漲其實是因為政府銀行胡亂印鈔票所造成。

印鈔票推動股票上漲了18年(1982-2000),這段股票大趨勢的牛市中,股票出現2次嚴重回調,一是1987年,二是1990年,最後在2000年,美國股市正式結束了它18年的牛市。



印鈔票推高了股市的價格,扭曲了其價值,價格可以不變或上漲,但是股票價值最後必然要回歸均值,打回原型。

很多人根本對黃金自2001年上漲的背後規律一無所知,妄加批評,仍繼續抱持逐漸失去價值,唯價格上漲的股票,還不知其中變化。

印鈔票不會增加財富,也不會增加股票的價值,黃金的上漲,就是向股票討回1982-2000來,股票透支的過分價值而出現的。

所以,黃金的上漲是個長期大趨勢的牛市,現在一年多的下跌,也不過是回調而已。當初股市大牛的時候,也出現2次大回調(1987和1990)。

不過,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股市上漲的幅度年年平均分佈比較接近,黃金則不一樣。

因為股市上漲是政府和銀行家所喜歡的,黃金上漲則表示戳破他們騙局,所以不受歡迎,這也就是為何黃金在2001-2011年的10年上漲期間,華爾街對黃金的分析報告基本都是看跌的,看多只是為了未來作空為目的,基調都是看空。

因為這一層因素,所以黃金會呈現先緩後快的上漲。

至於這一輪黃金牛市會何時結束呢?

正確年份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在大趨勢上,黃金仍處於牛市中,這點只看幾個月或一,二年的人,是看不出的,因為眼界決定了態度,態度決定了高度。

還有一點,就是黃金和股票不同的是,黃金價值受到長期抑制。當他進入牛市循環時,不但會逐步追回過去被壓制的價值。政府的貨幣政策對他價格有起了一層激勵作用,加上牛市後期會出現不合理的飆漲,所以它的漲幅會比股票還要高。

這一點,對於那些活在紙幣體系謊言下,不了解黃金,也單純以為黃金只能抗通膨,未來漲幅和通膨差不多卻忽視不同時間和經濟循環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BENANKE昨天只是放口水,說考慮逐步減少QE,只是考慮,可能。

金價下跌,看空者高呼!

但是美國10年期國債也下跌,殖利率從1.94% 飆漲到2.03%。

現在美國國債過半都是FED購買,如果真的緊縮,你認為國債利率會漲多高?背負58兆美元債務的美國承受得起?

只要了解這格局,就知道FED不可能緊縮,可他又不能承認自己會將印鈔機印到爛,所以得空搞口水緊縮,玩狼來了的遊戲。

因為媒體有銀行家控制,又很多人過度偏信媒體的報導,所以才會有傻瓜去相信。

這狼來了的把戲已經玩了好幾次,顯不顯啊???

再玩幾次啦!再玩下去,再蠢的人都不會相信了!











 伯南克证词要点:原意無緊縮的意思2013年05月22日

  以下是伯南克证词要点全译:

  当前经济状况

  今年迄今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势头。预计今年一季度实际GDP的年化增长率为2.5%,将超过2012全年的1.75%。一季度经济增长得到了美国家庭和企业需求持续增加的支撑,这些因素抵消了政府开支下降,特别是国防开支下降对经济的拖累。

  近来就业市场的状况出现了一些改善。4月失业率为7.5%,较去年夏天已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不仅如此,过去六个月非农就业的月均增长量超过20万,而此前六个月的平均增长量只有14万。整体而言,与近年来最低点相比,就业人数迄今已增长约600万,失业率较峰值下降了2.5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就业市场整体依然疲软,失业率仍明显高于较长时间内的正常水平,长期失业率仍处于历史高位,而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不仅如此,近800万人仍在做兼职工作,虽然他们更愿意全职劳动。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的代价高昂,失业个人及其家庭、经济的产出潜力、政府收入及其支撑的开支项目、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都受到不利影响。

  消费者价格通胀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在截至3月底的12个月中,个人消费开支价格指数仅增长1%,明显低于此前12个月的增长2.25%。较长期的通胀预期依然保持稳定,维持在过去几年的狭窄区间之内。过去几年中,通胀似乎长时间低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设定的2%目标,而美联储认为通胀率低于但接近2%最有利于达成最大化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

  自本次复苏开始后的近四年时间当中,经济一直受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近来已开始消散,而这部分得益于美联储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过去几年中,欧洲严重的财政和金融问题一直限制着美国经济的增长,它们压制了美国的出口和金融市场稳定。但是,去年夏天以来,欧元区金融状况已有所改善,这既有利于缓解欧洲本地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将减小美国经济面临的阻力。

  财政政策

  各级政府的财政政策已经且继续阻碍经济增长的速度。近来,经济的走强已改善多数州级地方政府的预算前景,促使它们降低财政紧缩的步伐。但与此同时,联邦层面的财政政策已变得更为严格,以自动减支为代表的一系列行动已显著拖累今年经济的增长。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目前的削减赤字政策将导致2013年实际GDP增长率减少1.5个百分点。在当前环境下,鉴于短期利率已接近零,货币政策没有能力完全抵消如此程度的财政阻力。

  虽然近期内的财政紧缩度持续增加,但在解决联邦政府较长期财政不平衡的问题上,已采取的行动却要少得多。为促进经济在较长期内的增长和稳定,财政政策决策者推动联邦预算走上长期可续之路是至关重要的。

  货币政策

  鉴于失业率高于正常水平和通胀低下,我们达成国会赋予的最大化就业和价格稳定的使命要求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鉴于2008年末以来联邦基金利率和其他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已接近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被迫使用其他一些政策工具。

  第一个替代性的工具是FOMC关于联邦基金利率未来目标的“远期指引”。去年12月以来本委员会在政策声明中明确表示,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在“失业率高于6.5%、未来1-2年通胀预期较2%长期目标高出不到0.5个百分点,以及较长期通胀预期依然被锚定的情况下将保持不变”。

  第二个正在使用的政策工具是大规模采购较长期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目前每月的采购额总计850亿美元,美联储将综合考虑采购的效率及其代价,以及有助于达成经济目标的进展程度来确定资产采购的规模、速度和构成。

  在最近一次会议中本委员会已明确指出,已准备增加和减少资产采购的步伐,确保货币政策适合劳动力市场或通胀的变化。本委员会还要重申,在资产采购项目结束和经济复苏势头增强后,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在一段时间内依然是适当的。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正产生巨大的好处。实际低利率已对耐用品开支构成支撑,同时为房地产销售、建筑和价格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宽松货币政策抵消了初步的通缩压力,防止通胀进一步远离本委员会设定的2%较长期目标。

  本委员会已意识到长期低利率的代价和风险,比如储蓄者和购买政府债券者的回报率非常低,另一个我们非常重视的代价是,非常低的利率如果维持很长时间可能破坏金融的稳定。美联储将通过增强监控、更为系统性地监管金融公司、持续推行改革保持金融系统的弹性来解决金融稳定性的问题。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意识到了长期低利率的缺陷,一直积极寻求达成与持续较高利率相容的经济状态。但不幸的是,在目前减弱政策的宽松性不太可能达成这样的目的。过早的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利率暂时性上涨,但同时将带来经济复苏放缓或终结的重大风险,并导致通胀进一步下降。不仅如此,经济再陷疲软自身也将危及金融稳定。

  鉴于只有健康的经济才能向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持续的高实际回报率,就美联储方面而言,促成中期内及此后更长时间内的更高回报率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宽松政策,促进最大化就业和维持价格稳定。当然,我们这样做的过程中将持续关注我们政策行动的效率和代价,并针对经济前景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立悟/编译)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鈔票非錢,破元則見價值

黃金,6000年歷史上,人人為它爭個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的錢......

但是,現在所謂的專做錢的生意的銀行,以及所有要賺錢的投資者,投機客,對黃金的態度都出現一種他們不知道哪來的負面看法。

貶低黃金,抬高紙幣,對黃金的妖魔化,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人自以為自己貶低黃金是明智的時候,也許該靜一靜,想一想。

為何黃金從人人喜愛到現在被妖魔化,變化如此之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這幾十年,我們對黃金的看法出現180度大轉變?

如果再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唱衰黃金,妖魔化黃金,貶低黃金的聲音,幾乎都出現在金融銀行領域、政府、大學的經濟學科(奧地利學派例外)、媒體(銀行家政府控制)和經濟學家中......

其次就是甚受金融銀行、政府、經濟學、媒體和經濟學家言論影響的投資者......

但是,普羅百姓卻對黃金沒有這些人的厭惡感。當然,在紙幣體系下幾十年,他們也不當黃金是錢。

為何你不思考,這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你---不過是或在金融銀行、政府、經濟學、媒體和經濟學家所創造的紙幣空間中,一個謊言,一個Matrix。

只有離開這空間,你才能看到真相!


佛說:
眾生虛妄將四大和和為自我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在經濟上,也有這種虛妄之相,但是大多人都看不透,看不明,所以才看不清楚未來的大趨勢何大災難。

我把金剛經的一句話改為:

凡所有元,都是虛妄;若見諸元非錢,則見價值。

你---可以看穿鈔票非錢的真相嗎????

這也是為何我說的很難得到人認同,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習慣以【元】來看事物,這是活在紙幣體系太久的後遺症和幻覺。





註:元---這裡指紙幣的單位

金價和CPI不同步是金甲蟲的機會

黃金自1934-1971年一向都是35美元,可這段時間CPI增加3倍。

在1971年前,你告訴人金價應該值105美元(35美元 x 3倍),誰信?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金價不但漲上105美元,還漲上800美元。

為何黃金會漲到這麼誇張?

這是因為從1971-1980年,美元一直在印鈔票,使得黃金即使回歸105美元的合理價值,可美元卻一直在胡亂增加,金價也無法停下來,只能一直在上漲了!



這道理其實和現在這一輪黃金牛市一樣。

1980-1999年的20年來,美國真實CPI(非官方的CP-lie)增加5-6倍。

即使從黃金最低價260美元算起,1999年的黃金應該值1500美元,而非260美元。

如果時光回到1999年,你對人說260美元的黃金可以漲到1500美元,誰信?

2000年到現在,美國又印了多少鈔票?

金融危機時,美國又再多印多少鈔票?

這些鈔票加起來,金價就不應該是1500美元了!

那麼,你認為到底金價應該是多少才合理?

 

如果根據真實的CPI調整,黃金應該是5000美元,白銀則是130美元。



註:對不了解現代貨幣體系,或者只是單純把黃金當作貴金屬的人,永遠不會了解什麼是黃金。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半吊子的強勢美元

黃金從高點猛挫30%,美元指數大漲至84。由銀行家控制的媒體加上一群有知識卻無常識和智慧的經濟學家的看法就是:

黃金牛市結束,未來還會繼續承跌;美元進入牛市,未來會強勢20年。

這種想法現在幾乎成為市場共識。

你認為真的是這樣嗎?

先別這麽快給我答案,請靜靜默想3分鐘,想清楚了再說。




大凡出色的投資者,都知道市場並非總是有效的,它時常會發生價值和價格的錯配。不過,最後價格必然重回價值的曲線上。

如過你滿腦袋都是交易的思想,完全以市場價格的走勢來判斷,我只能說,站在中短線,你是對的,但是請不要用你那如豆目光來評論黃金,你可以繼續用你的交易法,但是不要用它來評論經濟。



就基本面看,你認為美元有繼續牛下去的基礎嗎?

到目前為止,說美元會牛下去的經濟學家只不過是以眼前美元的市場表現來判斷,根本沒有提出一個可信的基本面。唯一的基本面就是捕風捉影的說美元會緊縮QE,甚至會升息。

會升多少?

20%嗎?

1980年,美聯儲將利率調到20%,才為20年美元牛市打下基礎(1980-2000年),以美元現在的0-0.25%利率,它需要調到多少?

2007年,美聯儲將利率上調到5%的時候,就已經戳破了美國的泡沫經濟,掀起了足以摧毀美國金融體系的大海嘯,請問以美國現在的58兆美元的債務,它可以承受多少的利率?這些超低的利率足以創造美元牛市嗎?足以讓美元再牛20年嗎?

發夢!

但是的確有一批腦殘的讀書人,讀銀行家灌輸給他們的經濟歪理,真的讀到中毒了,天天喊美元牛市,美元萬歲,黃金去死,紙幣無敵,美元千秋萬世,一統江湖。

美元的升值只是對歐洲升值,對亞洲卻是在貶值。竟然還有亞洲的經濟學家如鸚鵡學舌那樣高喊美元牛市,看到美元對自己家的貨幣貶值還說美元牛市!

神經病,簡直腦袋壞掉!

 
 
從這5年美元兌歐洲貨幣(含日本)的美元指數,以及兌亞洲10國貨幣的亞元指數走勢對比,你說....美元牛市何在?
還有一點,金價雖跌,油價可沒跌,仍處於高位。高油價就是支持黃金的重要基礎。

 




反正現在無論是黃金還是美元都對亞洲貨幣貶值,其中黃金跌的更多。也就是說,對比美元,同樣的亞洲貨幣可以換取更多的黃金。而黃金數量有限,只能再開採20%,美元理論上可以無限增長,那亞洲國家還不對黃金大買特買,將美元還給美國,換回黃金。

美國啊!你把黃金弄跌讓亞洲科以買更多,實在太感謝你了!

什麽?不要我買黃金,繼續買你美債?不要太過分啊,不要以為我們亞洲人可以讓你當菜頭任砍!



 

 
美國壓低金價等於讓亞洲國家可以更便宜得到黃金,至於美元呢?當然還給美國啦!





 
至於黃金會繼續承跌的基本面理由是什麽?

這些人也說不出理由!

試問平均生產成本就1400美元一盎司的黃金,怎樣跌到800美元?既使它跌到800美元,這800美元能鎖它多久?

以市場價格看,黃金圖表走勢分析很糟糕,但是基本面卻是全所未有的好。

黃金數量越來越少,實物需求緊缺;另一邊全球各大央行仍不斷印鈔,實在看不出量化寬鬆何時結束?



在不QE下,挫跌黃金價格就是為了娃提升美元的信譽。可是,雖然黃金這一輪下跌中,出現了兩次激烈的爆跌,可黃金實物的需求有受影響嗎?

沒有!

挫跌黃金,唱衰黃金前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市場吐出黃金,讓這些黃金回流華爾街,阻止Comex黃金庫存的繼續流失。的確有黃金吐出了,可都是紙黃金,實物黃金仍不斷流出,金價的下跌並沒有嚇退實物需求者。

因為當期貨價格跌到過頭低於成本家,實物價格和期貨價格就會分道揚鑣。


 
黃金和白銀,尤其是黃金的提取要求並沒有因為黃金暴跌而停止。



從世界黃金協會發佈的2013年第一季的數據來看:黃金實物需求是增加的,表面看見少那是黃金ETF搞的鬼。

在黃金投資方面,各方都在買進,只有ETF賣出了176.9噸。這表現不奇怪,因為黃金ETF本來就是為了打壓黃金價格而成立的。

黃金ETF的賣出,在投資方面,使得黃金投資項目對上一季下跌了49%。如次高的比例,其蓄意打壓金價意圖在明顯不過了!

早在金價大跌前,黃金ETF就忽然在金價下跌時增持黃金,數月後在瘋狂拋售,看來這次的打壓很有可能早有預謀。




如果Comex黃金不斷流失,這對華爾街繼續用黃金期貨打壓金價是不利的,因為黃金期貨需要交割實物。現在之所以沒有出事,因為黃金期貨的每年交易量雖然是實物供應的100倍,但是99%的人只是數字炒作,而不交割實物。

所以,只要發生Comex交割不出實物的情況,華爾街就難以用黃金期貨繼續打壓金價,黃金就會進入大漲週期。

Comex交割不出實物,需要2種情況發生:

1)交割實物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超出Comex黃金庫存可應付;

2)Comex黃金庫存大幅度減少,貨源無法繼續增加。


這兩種因素並非分開,而是相互存在的。

因為黃金礦量有限,實物供應緊缺,所以指望金礦商提高產量增加貨源是不可能的,回收舊金也是有限且不可持續。

自荷蘭銀行停止支付黃金給客戶,而改用紙幣的事情發生後,現在似乎越來越多人知道黃金放在銀行手中是很危險的(銀行兼守自盜客戶金銀的行為由久以來),所以不斷從Comex處提出黃金。

這一個月來,對黃金價格的屠殺目的就是為了阻止這擠兌趨勢,只是沒有成功。(這方法在2011年,銀價近50美元時,JPmorgan交不出實物,也用過此招)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到底過去10年來,期貨交易者平均會從Comex中提取多少盎司的黃金實物?

如果知道這數目,那對Comex的黃金庫存的緊戒水平線就能知道一個大概了!

CPM Group的資料顯示:

美國的Futures & Options Exchanges' Trading Volume2010年約65億盎司;

加上英國的London Bullion Market Clearing Volume,總額約112億盎司;

而黃金一年產量才1.414億盎司;

Comex現在的黃金庫存總數才8百萬盎司,還不到一年產量的1%。

從美國的65億盎司交易量來說,只要有0.002%的人要求提取實物,那Comex的黃金就被掃盪一空。

可是,我卻乏每年提取實物的實際數據,所以無法說出一個準確的

不過,看到一篇英文文章說,Comex平均交割38,786盎司黃金,若每天按照這速度計算,只需要200天就可以提光所有Comex的黃金。

這還是沒包括繼續大擠提的因素,當然,也沒有加上未來有黃金流入的因素。

以現在Comex的8百萬盎司總庫存,我估計如果跌到一半4百萬盎司,應該可能足以引發恐慌了!
 



量化寬鬆:未來是通縮,還是通膨?(6)

落後的M2
綜合我以上所說,經濟蕭條和通貨緊縮無關。之現在會成為有關,那是因為銀行利用部份準備金制憑空造錢,通膨泡沫破裂的結果。如果還是在金本位時代,問題會很小。但是自1914年,世界各國越來越不遵守金本位,信用貨幣越發越多,問題就開始嚴重了!

1971年金本位被廢後,信用貨幣發行更是無法遏制。任何一次通膨泡沫崩潰後所出現的通縮,都是暫時性的。政府必然會採取開閘放錢的方法推高通膨。所以在信用法幣體系下,通縮是不可能的事!

那麼,為何美國沒有出現和自己貨幣膨脹同等增幅的物價膨脹呢?

首先,美國CPI雖然只有2-3%,可實際物價漲幅卻高達6-10%,所以說美國物價漲幅穩定只是統計數據的謊言。不過,令人吃驚的是,所謂的投資專家和經濟學家,竟然有一大批相信這謊言數據?

謊言說過一百遍就成為真理,從這裡可以完全看出。

但是,無論如何,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也從擴大了三倍,但無論是造假的CPI也好,真實的CPI也好,漲幅都沒有基礎貨幣的漲幅那麽多,問題在哪裡呢?

那是因為銀行惜貸,加上人民加快去杠桿化,使得基礎貨幣雖然擴大,但是廣義貨幣(M2)卻無法同步擴大。

以前,M2規模往往是基礎貨幣的7-8倍,現在則只有3.5倍。

我們對比上一輪滯漲(1971-1980)的信用貨幣擴張數據。

Credit Market Assets197115995億,198047223億,增加195%
M219716278億,198015077億,增加140%
U.S. Public Debt19713709億,19809077億,增加144%

這就是為和1971-1980物價會上漲一倍的原因。

相比現在從2008-2013年初算起,雖然基礎貨幣增加了300%,但是M2才增加了42%,真實的CPI漲幅也和M2差不多。

因為CPI造假的因素,所以要讓市場對通膨感到緊張的5%,那真實的CPI必須要漲多一倍至20%,造假的CPI才有可能會出現5%的水平。

以這樣的情況說來,要引發市場擔心的物價飆漲看似很難。

短期看似這樣,現實卻沒有表面這麽簡單。

還有一個問題,美聯儲印了這麽多鈔票,卻無法使得物價出現接進通膨率的上漲,到底這些錢去了哪裡?



To be Continue......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為何買黃金白銀,必須是實物?

暴跌重挫黃金嚇不退實物投資者,
華爾街是否想改以慢跌+恐嚇方式呢?

紙黃金VS黃金實物,戰情越來越激烈了!
昨天黃金白銀的期貨價格大跌,看空派又得到一次勝利,可真的是如此嗎?

記的我一再強調,其中包括我在《大通膨時代的黃金投資法則》一書中,說道:

購買黃金白銀必須購買實物,不要購買任何紙黃金,紙白銀嗎?

讓我們看看紙黃金白銀(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以及實際獲得實物的價格差距。

以美國鷹楊金幣和銀幣計算獲得實物的價格和對比期貨和現貨的差距。

黃金期貨  黃金現貨  
$1389.90   $1394.60  

白銀期貨  白銀現貨  
$22.59   $22.81   


其他美國本土貴金屬公司獲得黃金和白銀實物的價格。這可以減少更多中間差價。

GOLDSILVER
鷹楊金幣 $1,484.40
鷹楊銀幣 $27.61


USA GOLD
鷹楊金幣 $1,463.18
鷹楊銀幣 $29.99

KITCO
鷹楊金幣 $ 1,458.72
鷹楊銀幣 $ 27.79

GAINESVILLE COINS
鷹楊金幣 $1,462.09
鷹楊銀幣 $26.80

Blanchard
鷹楊金幣 $1,463.48
鷹楊銀幣 $27.63

AMPEX
鷹楊金幣 $1,429.30
鷹楊銀幣 $24.94



對比需要外運的新加坡silverbullion貴金屬公司的美國鷹楊金幣和銀幣價格,以美元/新元匯率1.2446計算的價格是

黃金期貨  黃金現貨   獲得黃金實物的價格
S$1729.86  S$1735.72  S$1,867.63

白銀期貨  白銀現貨   獲得白銀實物的價格
S$28.11   S$23.39   S$35.47




馬來西亞Nubex售賣的美國鷹楊銀幣(另加17%稅),以美元/馬幣匯率3.0005計算

白銀期貨  白銀現貨   獲得白銀實物的價格
RM67.78   RM68.44    RM100.15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獲得金銀實物的價格比美國高不稀奇,因為我們需要運輸費,馬來西亞還有17%入口稅。


現在我們看到的金銀價格下跌是期貨價格(紙黃金,紙白銀),這點完全和實物經濟無關。

不同金銀礦公司的生產成本有別,有高有低,黃金平均1400美元一盎司,白銀24-25美元一盎司。

現在的期貨價格,足以讓很多金礦商公司虧錢。這種情況下,你若要買到實物,所付出的價格會比現貨價格還高。

拿個例子說,在正常情況下,現貨價格理論上會比期貨低一些,但是因為現在實物供應緊缺,所以金銀出現了長達兩年的逆價差,使
得現貨價格該於期貨。

如果黃金現貨價格是1000美元,我們獲得實物的一盎司黃金價格會比現貨價還高若干%。但是,若黃金期貨大跌將黃金現貨價格拖累
,越是接近成本價,甚至跌破成本價,獲得實物的價格比之前現貨價格的%比例就會擴大,它不會完全照現貨的價格那樣跌。

至於會跌多少,這取決金銀礦商和經銷商,課稅等成本。

因為,紙黃金是紙,它幾乎沒有成本。

實物是實物,不管紙怎麼跌,最後都需要回歸實物經濟。

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買實物,不要投資任何銀行的黃金存摺和ETF的原因。

如果你擔心期貨價格下跌,我告訴你,華爾街恐怕比我們更怕!

why?

你看下圖COMEX這黑格內連續6星期的黃金庫存流失,你看出問題嗎?

 
-->
不問什麼原因,如果一支股票連續6星期出現這樣的下跌,都可以斷定它出了問題。

COMEX黃金庫存出現這樣實無前例的大量流失,顯示雖然黃金大跌,但是實物投資者寧願不要對其貨平倉,寧願虧本也要拿到實物。

或者本來存在銀行的人,紛紛將他們的黃金提取出來(這就像我們擠提存款)

COMEX黃金庫存大幅度流失,就是近期華爾街猛力打壓金銀價格的原因,哪知道卻引發更大的買潮,使得實物流失更多。

COMEX黃金庫存若得不到遏止,COMEX面對黃金現貨交割的壓力也越大。

一但出現交割不出黃金的情況,那就會引發市場震盪(這時才會有人發現黃金這麼少,美元多到淹眼目)

當期貨無法交割實物的時候,黃金期貨市場的價格還會有價值嗎?

記得2008年,白銀被打到9美元一盎司,可你以為有多少可以用9美元買到?

實際上,你需要付出的價格大約需要20美元。

這就是紙黃金和實物黃金的分別,最後紙黃金必須服從實物黃金在市場經濟。

-->
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看是紙黃金勝利,還是實物市場勝利。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2013年首季的報告,投資黃金層面,只有ETF賣出,其他實物其實根本出現略增走勢。

下跌對我來說最痛苦的是--沒錢掃貨。

 

站在個人角度看:

現在金價下跌,投资实物黄金不妨再等等。


但是,站在大環境的角度看,反正一買金就是收好多年,應該即刻買進。

WHY?

因為我們等等,那對華爾街來說,減少黃金庫存流失的壓力會減少,有助於他們反敗為勝。

所以,反正一買就收幾年,當作長期儲蓄,更何況現在價格和生產成本價差不多,所以還是逢跌就買。

畢竟,作為金甲蟲,不是買紙黃金,而是實物。

如果連買黃金也怕,更別談買股票和房產了!



世界黄金协会:中印拉动 一季度金饰需求上升12%

2013年05月16日 13:59  一财网  我有话说

  世界黄金(1391.40,-4.80,-0.34%)协 会(World Gold Council)5月16日最新发布的2013年1-3月《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受多元需求推动,全球黄金市场保持活跃,金饰需求继续增长,一季度同 比增长12%。不过,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为963公吨,比2012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9%。
  中印仍是全球“金主”
  主要受到亚洲市场的推动,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金饰总需求同比增长12%。中国市场的金饰需求同比增长19%,达到创纪录的185公吨。印度和中东市场的需求分别上升15%。美国市场的金饰需求实现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显著增长,到达6%。
  中国和印度市场的黄金需求还受到金条和金币销售上升的推动——中国市场同比增长22%,印度市场同比增长52%。美国市场的金条和金币需求同比 增长了43%。全球来看,金条投资增长了8%,而官方金币(例如美国鹰徽金币和加拿大枫叶金币)增长18%。2012年占全球黄金需求6%的黄金ETF的 持仓量一季度下降了177公吨。
  《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从2012年下半年的低迷中持续复苏,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总体黄金需求达到294公吨,同比上升20%。其中,金饰需求达到创纪录的185公吨,同比上升19%;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为110公吨,同比上升22%。
  印度市场的黄金需求也继续攀升。一季度总体黄金需求达到257公吨,同比上升27%。零售投资同比上升52%,金饰需求同比增长15%。
  世界黄金协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Marcus Grubb)指出:“受市场无形因素影响,4月金价暴跌,刺激了抢购潮,造成零售商断货和精炼厂订单积压。在此种情况下,金条和金币、金饰的销售以及科技部门的黄金消费需求仍占市场的81%。”
  “这些数字表明,在4月黄金市场震荡之前,黄金市场的基本面仍保持稳健:中国和印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金条和金币等投资产品销售强劲。”
  央行仍是重要买家
从价值来看,2013年第一季度黄金需求为510亿美元,比2012年第四季度下降23%。平均金价为1632美元/盎司,同比下降3%,比2012年第四季度下降5%。
  各国央行仍是黄金的重要买家。2013年第一季度,央行购金量达109公吨,连续第7个季度购金量超过100公吨,同时连续第9个季度成为黄金净买家,继续多元化其储备。尽管同比下降5%,2013年第一季度央行具体购金量仍达到109公吨。
  2013年第一季度黄金ETF净流出177公吨。相比之下,其他形式的黄金投资表现强劲:金条和金币需求达到378公吨,同比上升10%。
  世界黄金协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进一步指出:“黄金ETF曾占2012年黄金需求的6%,但2013年第一季度,部分投资者,主要是美国投 资者,抛售黄金ETF而转向股票。虽然黄金ETF持仓量下降,金条和金币投资却达到378公吨,同比增长10%,比2012年第四季度上升12%。”
  郭博思表示:“总体来看,金条和金币需求的持续升温表明,黄金的长期投资需求依然强劲。”

黃金價格的背離


經濟學告訴我們,當供需緊缺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

但是,這現像卻沒有在黃金和白銀身上出現。

讓我們看看黃金的供需數據。



從數據上,黃金礦產量遠遠無法滿足。如果沒有從二級市場的回收,黃金供應馬上會斷貨。回收舊金竟然占總供應的4成,足見金礦生產嚴重短缺。

但是,回收舊金是不可持續的來源,且自2008年以後,這方面的貨源就無法創新高。根據估計,未來還會出現更大幅度的減少。

所以,黃金供應必須以來礦產量。

但是,黃金牛市12年來,礦產量卻無顯著大幅度增加,足見新礦來源的困難及匱乏。

根據美國地質協會的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2報告,全球未開採的黃金只剩下51,000噸,這是包括比較可靠的Reserve,和未必會有的這麽多,也許更少的Reserve Base。

以2012年4400噸的需求量除以51,000噸,若沒有出現超級大金礦的話,那只能開採11.6年。

我兩年前計算過個別幾間大型金礦商的黃金可開採年數,雖然都大於11.6年,但是平均也不超過20年。



同樣的,我們可看看世界白銀協會統計的白銀供需數據。

白銀礦產量比黃金相對更稀少。

2012年銀礦產量7.870億盎司,雖然工業需求下降,但是仍高達8.468億盎司,完全不能滿足工業需求。

過去能夠保持白銀供應是因為政府的傾銷,可現在全球政府已經沒有什麽白銀可供出售了。

而現在則是靠回收舊銀來應付。但是這供應是有限的,只要源頭礦產量無法增加,二級市場的舊銀回收則有限。

2012年舊銀回收2.539億盎司,占總供應的24%。

我們可以想一下,以現在白銀實物一年2-3百億美元的市值,在資金氾濫的今天,只需要一小部份的人將資金投入這市場,購買白銀實物投資的數量增加1-3倍,白銀市場就會完全斷貨。

關於斷貨這點,我們可以從4月金銀價格大跌所引發的搶購潮看出倪端。不過,這只不過是小斷貨,未來的大斷貨還會出現。

根據美國地質協會的數據:

1995年白銀reserve約280.000噸,對比同年產量14.000噸,可開採20年。

若加上不知真實到底有多少的Reserve base,總量達420.000噸,可開採30年。


2007年白銀reserve約270.000噸,對比同年產量20.500噸,可開採13年。

加上不知真實到底有多少的Reserve base,總量達570.000噸,可開採27.8年。


但是,之後美國地質協會不將這兩個數據分開,而是合在一起。

2010年,白銀的Reserve+Reserve base=530,000噸,以2012年的31,100噸需求量計算,可開採17年。

我兩年前計算過個別幾間大型銀礦商的黃金可開採年數,都低於15年。



現在除少數經濟學家外,多數的經濟學家都是看空黃金和白銀。

除長期對黃金白銀妖魔化對他們的洗腦外,盲從,無主見,愚昧和利益衝突都是原因之一。

黃金白銀明明供應緊缺,但是它們的期貨價格卻大跌一年多,難到供需的經濟規律失靈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期貨市場是歐美銀行集團蓄意操縱的,暫時對市場的扭曲。

但是,以現在黃金和白銀的存量和消耗量,它們可供開採的年份不到20年。至今多年無大金礦和大銀礦發現,這不奇怪,因為金銀本來就是稀少金屬。

套用謝國忠的話:黃金已經有80%被開採出來,未來只能再增加20%,但是鈔票卻能無限增加。

你要你能分清楚價格和價值的分別,就會看出現在黃金白銀價格完全和其價值脫節,而且實物越來越少,金銀期貨若沒有充足的實物作支撐,是無法繼續打壓金銀價格的。

總之,只要你肯長期持有金銀,勝利者必然是你,而不是否華爾街,也不是巴菲特。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投資紙黃金的禍害

金融大鳄保尔森在黃金“投機”上大亏,媒體即刻放大眼鏡他的虧損。

受国际金价及相关证券重挫的影响,保尔森旗下的黄金基金在4月份亏损27%,今年以来已累计亏损47%。

保尔森認為,他在黃金“投資”的虧損只是“浮亏”。因為他認為:“不要仅关注一周或一月的收益情况。”(正確的投資態度的確是如此。)

我這裡不說保尔森投資黃金對不對,問題在於,他怎麼會大亏47%?


注:嚴格來說,保尔森的黃金是以950美元买入,所以不能說他虧,應該說他的利潤從高點被侵蝕,吐出47%才對。




黃金從高點滑落最多31%,經低點回彈的現在約24%,保尔森怎麼會虧損47%?

據我所知,保尔森買的黃金不是實物,而是黃金ETF。(也許還有其他紙黃金,如期貨合約)

難怪!

黃金ETF根本就沒有黃金實物的。


彭博统计显示,全球各类黄金交易所基金(ETF)的黄金持仓量已降至2011年7月的近2年以来最低水平。

讓我們觀察黃金ETF和白銀ETF的持倉量,它們都是隨黃金和白銀價格一起賣出的。(應該是它們賣出加劇黃金白銀價格下跌)


這叫什麼黃金基金?

真正的黃金投資應該是收實物,不論市場價格怎樣都不會出現大筆減倉才對!

這些金銀ETF如此輕易減倉,只不過證明它們沒有黃金實物,所持有的只是期貨合約,否則那會如此輕易賣出黃金?

正如我在《大通膨時代的黃金投資法則》一書中所說,這些黃金白銀ETF存在的目的,不會推動金銀價格上漲,它們的目的是騙取投資者的錢,然後用投資者的錢來打壓金銀價格。可悲的是,購買這些ETF的人,他們的目的本來就是希望金銀價格上漲,那知道他們購買的基金實際上是以打壓金銀價格為目的。


讓我們再看看實際黃金白銀對比黃金白銀ETF的價格差距。



黃金/黃金ETF顯示,黃金ETF這3年來走勢並沒有追隨黃金實物的價格,反而不斷對黃金現貨價格貶值。(這就是保尔森買的黃金




白銀/白銀ETF的情況也一樣,白銀ETF也是不斷對白銀現貨貶值。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購買紙黃金,紙白銀,都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金銀ETF不斷對金銀現貨貶值,其實也暗藏一個信息,就是市場越來越多人不相信這些紙金銀。

所以,買黃金白銀,收實物才是王道!



剛才又買了一點銀,我不怕金銀跌,只怕跌時我沒錢買!

至於因為擔心近期金銀下跌者,你看油價有下跌嗎?

沒有!布蘭特石油仍在百元以來,所以,堅持守住!

你買的是金和銀,不是股票,不用擔心會變成廢金廢銀的。



COMEX黃金庫存距離2007年底點只差13%,而黃金大媽買風已歇,華爾街會否打開殺戒,再打壓金價,希望有人吐出黃金,不要交割實物呢?



 以下新聞告訴我們,如果華爾街打壓黃金期貨太甚,現貨會出現更高溢價,若真過分到極短,期貨和現貨會各自走各自的路!

投机者持有黄金期货及期权空头飙至1390万盎司2013年05月15日 11:34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5月15日讯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根据法兴,金条溢价涨至2008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与此同时,投机者们持有的COMEX黄金(1425.00,0.50,0.04%)期货和期权空头头寸却连续第三周升至历史高位(从去年9月的430万盎司飙升至目前的1390万盎司),同时在过去34天里,黄金ETF仅出现一天的资金流入。

  COMEX总空头头寸:
投机者持有黄金期货及期权空头飙至1390万盎司

  ETF持仓:
投机者持有黄金期货及期权空头飙至1390万盎司

  以下来自法兴:

  黄金短缺推高了价格升水,因顾客被告知需要等待发货。

  在许多专业投资者寻求退出市场的同时,实物市场对于此次价格下跌的反应却截然相反。金价下跌引发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购买狂潮,并造成金币和金条短缺,帮助价格反弹。突然的需求激增令许多交易员措手不及,黄金溢价也出现飙升。

  由于需求升温,美国铸币厂已经暂停了某些金币的销售。4月份,美国铸币厂大约卖出了21万盎司美国秃鹰币,这是3月销量的约3.5倍(3月售出了6.2万盎司)。同样,澳大利亚的珀斯铸币厂也在高速运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生产,来满足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强劲需求。

  在新加坡,金条溢价涨至2008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香港也创下18个月新高。香港的黄金溢价升至每盎司4美元,而中东溢价达到每盎司6-9美元。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金价崩溃过后,中国4月15-16日的黄金日销量翻了两倍。从2013年初至4月10日收市,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物黄金日均成交量为12.9吨,这期间金价对伦敦现货金升水为每盎司13美元(已经较2012年的7美元明显上升);但在11-26日期间,上海金交所的日均黄金交易量为32.6吨,对伦敦金价格升水平均为20.4美元。

  再看印度,投资需求(尽管受到佛陀满月节(Akshaya tritiya)迫近的提振)已使得黄金溢价短暂触及每盎司30美元,近几日才重返8美元。4月印度黄金进口超过100吨,这个月似乎也要续演上月表现,因印度央行已经提议,可能禁止或至少限制黄金进口代销。

  尽管投资金条和金币溢价已从疯狂高位有所回落,但在一些市场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每次价格下跌后都会有强劲需求。铸币厂和精炼厂们有时仍需要一个月才能交付订单。不过眼下,纸黄金与真实黄金之间似乎在日渐脱节。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