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DXN股價長年低落之謎

前言
閱讀此文前,讓我們先看看DXN這幾年的股價走勢圖:
如果我們將股價對比市盈率(P/E),就會發現DXN股價長年以來非常低,都在8倍以下,即使現在DXN股價上漲到現在的1.45,但是預估今年財政年的市盈率也不到8倍。

面對這麼低的市盈率,有人認為很便宜,應該趁低買進。

可DXN股價長期低於8倍市盈率已經很多年了,到底是市場對價值的錯配?還是真有箇中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呢?

先說一說我和DXN的一點點故事吧!




我和DXN的故事
大約在2007年以前,我整理大馬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時,看見DXN的業績增長數據,第一個感覺是增長很快,但是總對它產生不了Feel,後來隨著看賬能力有所進步,再看回DXN的時候,發現雖然表面上它的業績增長很快,營業額從2003年的35,795,767增長到2007年的139,199,732,漲幅288%,淨利從2003年的14,007,807增長到2007年的23,951,342,漲幅80%。

面對這麼高增長的公司,我決定將DXN打入冷宮,因為我認為DXN不符合我選股的標準。

我的標準是什麼?

這裡不便說明,不過有時候我吃飽飯沒事作,會搞一搞一個《草根股人一日班課程》,裡面這課程不收錢,只收咖啡、肥皂、衛生紙,價格不超過RM20。(應該不過份吧)

有上過我《草根股人一日班課程》的人,請看回DXN在2003~2007年的業績,應該會知道為何我會將DXN打入冷宮的原因,所以這裡我不細說了!

簡單來說,DXN在2003~2007年的業績,只是帳面上好看,內部問題多多,所以這段時間股價低自然不奇怪。


在2010年的10月,有朋友想知道我對DXN的看法,我好久沒看DXN了,所以去Bursa下載了最新的財務報告,然後寫下《解析DXN(德信控股)》一文,這篇文章你們都看過了!

後來我看見有人不認同我對《解析DXN(德信控股)》一文的看法,我看了對方的評語就算了。

後來過了差不多2個月,我又寫了一篇《為何DXN的「一個世界,一個市場」是浮誇之詞?》的文章。

其實這題目我寫錯了,正確應該是《為何DXN業務涉及150個國家是浮誇之詞?》才對。

從《為何DXN業務涉及150個國家是浮誇之詞?》所得到的是不以為然評語,我從評語中才知道有人將我的之前的《解析DXN(德信控股)》文章轉載去Investalks,我懵懵地了幾個月,可能我太久沒上Investalks了吧!

於是我去多久沒上的Investalks看看關於DXN的帖子,我才知道原來DXN在Investalks還幾HOT一下,難怪......

後來我再寫了《不要錯看DXN為成長股》,因為我認為DXN比較像「咸魚番生股」,不像「成長股」。

我對成長股的標準是每年需要成長10%,可DXN無論是總收入還是MLM的收入,自2007年至今才增長5%~7%,扣除通膨率後根本無多大增長,所以我才說它不是成長股。

DXN無表外收入,有的話只是炸彈
我發現還有一種很嚴重的錯誤觀點,就是認為意味DXN在外國還有未計入的收入,Bursa獲得的Annual Report只是大馬的業務收入而已。

這是絕大的錯誤!

請看回Annual Report,裡面Revenue的結構不只是大馬,還有DXN在世界各國的收入。

至於認為還有外國收入沒計算進去的想法,那是不清楚會計準則。

根據會計準則,如果你持有xxx公司20%以下的股權則納入投資,你只有股息收入,沒有權益分配。打個比方,xxx公司今年賺10元,股息是5元,DXN持有xxx公司10%股權,但是它卻無法得到1元的收入,它只能得到0.50分的股息收入。

持有20%股權以下稱投資,根據DXN的2010年財報,它只持有價值85萬的投資而已,比2009年851萬還要少,哪有可能在外國還有上千萬未計算的收入?

持有40%以上的稱聯營公司,50%以上稱子公司,這類公司就可以使用權益法的會計準則計算。

以前面的xxx公司為例,DXN則可得到1元的收入。

可DXN持有的聯營公司的資產價格才189萬,怎麼可能創造出千萬收入的暴利?這完全脫離現實。

Annual Report的DXN的財務數據,是包含了整個集團,我重覆,是整個Group,所以沒有什麼額外未計算的收入,如果有的話,那通常都是將財務表外化,通過Off-Balance Sheet或SPE(安然使用的那招)。

如果一間公司真有很多財務Off-Balance Sheet,那通常都是炸彈,絕對不會是好事情。如果是好事,早就寫進表內了,因為這樣可以刺激股價,提高股東和自己的財富。




DXN一度週轉不靈
也許是投資房地產導致DXN借貸過度,在2007~2009年的時候,債務太高,流動現金無法支持到期債務,這種我們稱為週轉不靈。

週轉不靈輕則只傷公司的肉,重則刺入公司的心臟而破產死亡,所以這段時間DXN的股價實在很難看是事出有因的,絕非市場一時錯配。

無論如何,從現在的帳面上看,DXN已經度過這難關了!

這就是我說DXN是「咸魚番生股」的主要原因。




DXN為何股價依舊難擺脫低市盈率
因為我朋友持有這支股票,所以我也儘量做到朋友的責任,無意中替他多留心DXN了,可能我心理總是不踏實,總覺得DXN有點令我感覺不很放心。

就像我前言所說:「DXN股價長期低於8倍市盈率已經很多年了,到底是市場對價值的錯配,還是真有箇中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呢?」

昨晚我本打算過一會就上床就寢,忽然心血來潮,再看一看DXN的Annual Report,也許我總是對DXN感到不踏實吧???

翻著翻著DXN的PDF文件,忽然看到一樣東西,閱讀和計算了一下,我終於搞明白了為何DXN股價長期不高的原因了!所以我就地打下這篇文章。

DXN股價長期不高的原因是--關聯交易。




DXN的關聯交易
何謂「關聯交易」(Related parties)?

就是集團內部的自我交易,有點左手交給右手的感覺,也包括和集團有關係的第三方交易,這些就叫「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很多公司都有,但是問題在於,DXN的「關聯交易」會否太多了些?

DXN自上市以來,「關聯交易」就佔Revenue有很高的比例,計算如下:

2003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43,968,444,佔Revenue的58.6%;

2004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27,105,012,佔Revenue的25.9%;

2005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22,624,009,佔Revenue的13.3%;

2006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30,308,352,佔Revenue的16.7%;

2007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34,827,898,佔Revenue的17.4%;

2008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45,511,163,佔Revenue的20.2%;

2009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39,393,452,佔Revenue的12.0%;

2010年的關聯交易金額達54,869,409,佔Revenue的21.1%。


安然(Enron)你們還記得嗎?

安然是歷史上最出名的財務造假公司之一,它的關聯交易佔收入的比例也很高,至於多少我不很記得準確的數字,印象中好像和DXN差不多。

當然,我不是說DXN財務造假,只是看到這麼多的關聯交易,都有點心驚驚,實在難保其中財務數據不會有「貓膩」成份......

DXN的關聯交易很多,有Management fee,Rental income (premises),Purchase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Consultancy service fee,Dividend income,Progress billings等等......

其中涉及的關聯交易有方面如下:(懶得翻譯,自己花時間慢慢看吧!下面摘自2010年年報)


a. Tastiway Sdn. Bhd. in which, Mr. Lim Beng Lee and Ms. Khor Yuan Ning, being the brother and
sister-in-law respectively of Dato’ Dr. Lim Siow Jin, Mr. Lim Boon Yee and Ms. Lim Yew Lin, ar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b. Daxen Inc. (Puerto Rico) in which, Ms. Khor Yuan Ning and Mr. Lee Chiew Khim, being the sisterin-
law and brother-in-law respectively of Dato’ Dr. Lim Siow Jin, Mr. Lim Boon Yee and Ms. Lim
Yew Lin, are th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c. Daxin Gano (Thailand) Co. Ltd. in which, Dato’ Dr. Lim Siow Jin is th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d. Jumping Horse Trading Co. Ltd. in which, Mr. Lim Boon Yee is the Director and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e. Panaroma Network Sdn. Bhd. in which, Mr. Lim Boon Yee and Ms. Lim Yew Lin are Directors and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f. Conyee Sdn. Bhd. in which, Ms. Lim Chea Lin and Mr. Lee Chiew Khim, being the sister and brotherin-
law respectively of Dato’ Dr. Lim Siow Jin, Mr. Lim Boon Yee and Ms. Lim Yew Lin, are the
Directors and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g. DXN Development Sdn. Bhd. in which, Dato’ Dr. Lim Siow Jin, Datin Leong Bee Ling and Mr. Lim
Boon Yee are th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and Dato’ Seri DiRaja Tunku Abdul Hamid Thani Ibni
Almarhum Sultan Badlishah, Mr. Lim Boon Yee and his spouse, Madam Kee Yew Oi are the Directors.

h. Mr. Poo Teng Soo and Ms. Kong Yen Lai, being the son and daughter-in-law respectively of Mr.
Poo Ah An.

i. Por & Ooi Management Kedah Sdn. Bhd. in which Madam Por Bee Tuan and Ms. Ooi SuYin, being
the mother and daughter respectively of Mr. Ooi Soo Kok are th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respectively.

j. YLJ United Sdn. Bhd. in which, Ms. Ooi SuYin and Ms. Ooi SuLyn, both being the daughters of Mr.
Ooi Soo Kok are the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and Directors.

k. Ms. Leong How Leng and Mr. Ku Eng Hin, being the sister and brother-in-law respectively of Datin
Leong Bee Ling.

l. OHMN Marketing Sdn. Bhd. in which Mr. Lim Beng Lee and Ms. Khor Yuan Ning, being the brother
and sister-in-law of Dato’ Dr. Lim Siow Jin, Mr. Lim Boon Yee and Ms. Lim Yew Lin, are the Directors
and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結語
從上市到現在,年年大數目的關聯交易,終於解開了為何DXN長期股價不高的原因了!

看來不是市場錯配價值,而是真有原因的。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鋼鐵廠囤貨大事件

不久前,我一朋友說Perwaja已經長達6個月沒有支付款項給他們了,並使用本因支付的資金來囤積了很多貨。而且不只Perwaja,大馬很多鋼鐵廠都這麼做。

我Download了大馬主要鋼鐵公司的財務資料,觀察是否真有此事。

PERWAJA
2009年存貨有623,494,2010年9月份有874,287,增加40.2%;
2009年欠款有593,188,2010年9月份有663,372,增加11.8%;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53,979,變成流出(110,362);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增長4.3%。



ANNJOO
2009年存貨有883,307,2010年9月份有1,213,378,增加37.3%;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365,157,變成流出(216,322);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增長38.7%。



KINSTEL
2009年存貨有1,014,608,2010年9月份有1,303,599,增加28.4%;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77,866,變成流出(108,629);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減少17.0%。



LIONIND
2009年存貨有1,449,890,2010年9月份有1,270,811,減少12.35%;
去年經營現金為流出(6,112),惡化成流出(64,822);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減少20.7%。



CHOOBEE
2009年存貨有179,831,2010年9月份有189,503,增加5.3%;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70,425,變成流出(6,249);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增長1.71%。



CSCSTEL
2009年存貨有118,876,2010年9月份有164,471,增加38.3%;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103,080,萎縮成流入60,431;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增長30.1%。



LSTEEL
2009年存貨有51,859,2010年9月份有63,238,增加21.9%;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6,348,萎縮成流入3,842;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減少50.6%。



SSTEEL
2009年存貨有694,177,2010年有844,160,增加21.6%;
去年經營現金為從流入220,757,萎縮成流入71,730;
2010年9月份止營業額增長30.6%。
以截至2010年9月止,鋼鐵廠的確有些出現囤貨現象,但是還未進入瘋狂境地。當然,最新的狀況需要觀察即將發佈的第4季才能知道更進一步的上漲。

囤貨的目的,遽聞是因為C4首相納吉的「經濟轉型計劃」需要投入很多基礎建設工程所需。(正確來說應該是「A錢計劃」,或稱「分豬肉計劃」,也可以說是「轉移計劃」,就是指將人民和國庫的錢轉移去國陣朋黨的腰包中)

也許這些鋼鐵廠估計,「A錢計劃」會使鋼鐵價格上漲,所以才趁早入貨囤積,希望以後可節省成本,當然若鋼鐵價格上漲,也可以有資本增值的效果。

其實中國目前也發生大量囤積鐵礦石的事件,理由是鋼鐵公司認為鐵礦石還會繼續上漲。

這樣的經營行為,該怎麼說呢?

好聽叫「未雨綢繆」,難聽叫「對賭」。







大馬金融領域對納吉的「A錢計劃」興致勃勃,在「屁股決定腦袋」下,拼命唱好,有幾個認真想過,大馬已經辦公室過剩,建一座100層高的Menara Wawasan Merdeka,除圖利於少數財團和外勞外,它會帶來怎麼樣的後遺症?泡沫破裂後經濟會遭受到無可估計的損失。

要清楚,這世界上沒有不破的泡沫。製造泡沫來粉飾太平,只有三流+低能的人才會做的事。

金融界也積極唱好地铁系统计划(MRT),可有誰知道MRT的連銜地點是哪些地區?連細節都不知道就唱好,要麼是「屁股決定腦袋」,要麼是笨蛋。想一想以前LRT和STAR怎樣虧錢的歷史吧!

實際上MRT現在就连一根桩都没有,我甚至懷疑根本就沒有完整的設計圖存在?

但是這對大馬低能的政府來說並不重要,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已经开始忙着谈论如何发展地铁站周遭土地的产业发展计划。

地鐵沒建已經計劃怎樣炒地皮了???

老實說,我比較認為前首相阿都拉的那幾被遺忘的「經濟特區」,比起現在納吉的「A錢計劃」還來得實際的多。




現在回到來談鋼鐵廠囤貨事件。

鋼鐵廠囤貨的風險在於相信未來鋼鐵會漲價,否則就會因囤貨而發生損失。

可未來鋼鐵價格會上漲嗎?

現在看來,實在有很多的理由鋼鐵會上漲,可不要忘記,決定鋼鐵價格的主要還是華爾街。

回想2008年北京奧運前,中國鋼鐵廠都認為未來鐵礦石價格會上漲,於是大量囤貨,可被一場金融風暴打得人仰馬翻,出現了巨大的虧損。現在中國鋼鐵廠又再囤貨,馬來西亞的鋼鐵廠也如此.歷史會否重演呢?

對大馬鋼鐵廠來說,無論如何「A錢計劃」越早實施,鋼鐵廠就可以越早出貨,降低鋼鐵價格下跌的可能風險。

可熟悉大馬國陣政府的人都知道,大馬從不缺計劃,可真正實施有多少?實施而不荒腔走調又有多少?

出身富貴,根本不知道民間疾苦的納吉,在舞台上舞动衣袖登高一呼,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超大型产业发展计划就展现在观众眼前。100亿元的双溪毛懦产业计划、260亿元的吉隆坡国际金融区(KLIFD)、50亿元的百层摩天楼产业计划、新街场皇家空军基地(RMAF)产业计划,巴生河美化工程与沿河一带房产发展计划…,还有一堆有待鉴定的政府土地私营化与发展计划,排着队等待上场。(全部都是老馬時代那一套,何來轉型???)

我想問一問,這些計劃的計劃書,設計圖在哪?搞不好根本就不存在!

我只怕,待納吉準備好完整計劃書,開始籌集建設資金的時候,鋼鐵價格恐怕早已經下跌了!

到那時候,鋼鐵廠錢還沒賺到,已經因存貨貶值而虧到雞毛鴨血了!

尤其現在鐵礦石的價格雖然一直上漲,但是需求卻沒有大幅增加,可說是無量上漲,以1年計,未來鐵礦石的價格也不排除下跌的可能。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不要錯看DXN為成長股

看過股票分析員說過,DXN業務規模相比Multi-level marketing來說,顯得很有成長空間,對於這論調,我認為只是泛泛空談。雖說Multi-level marketing市場大,但是難道其他公司會傻傻等DXN搶市場嗎,實際一些吧!

DXN營業額在2003年74,936,026;2004年104,274,184;2005年169,808,607;2006年180,615,326,這4年是DXN成長最快的年份,平均年複成長36%。

但是之後卻後勁不繼,力道大減。

營業額在2007年199,458,858;2008年225,151,737;2009年276,730,028;2010年259,917,403;2011財政年的營業額和2010年差不多,平均年複成長7%。

我們將構成DXN營業額的業務分開觀察,你會發現營業額變化如下:


Multi-level marketing
2003年74,936,026
2004年104,274,184
2005年169,808,607
2006年175,610,581
2007年192,708,615
2008年199,928,176
2009年221,167,181
2010年233,257,618

★Multi-level marketing的成長率比不上整體營業額。




Property development
2006年 n/a
2007年2,303,551
2008年25,923,754
2009年25,923,754
2010年33,593,256

★如果沒有產業發展,營業額會減少很多,可是在目前房產泡沫的情況,房產貢獻可以維持多久呢?尤其DXN的房地產業務利潤不見突出。




Investment holding
2006年20,117,730
2007年20,849,312
2008年8,999,345
2009年8,999,345
2010年 n/a

★自2007年就一直下跌,2010年財報無數據顯示,結業了嗎?




Others
2006年5,585,709
2007年5,683,826
2008年5,632,063
2009年5,632,063
2010年3,693,650

★長期沒變化,2010年退步。

嚴格來說,能夠每年成長7%算不錯了,但如此說是成長股比較勉強。尤其扣除難以長期維持的房地產,Multi-level marketing這4年平均複成長1年才5%,勉強跟上通膨率,實際成長完全沒有。

DXN自上市以來,雖然表面上一直增長,但只是帳面增長,並無實際。可自2009年起,經營效率逐漸好轉,簡單的解釋就是成本縮減,如此即使收入增長緩慢,也可使Net Profit出現巨幅增長。

可是提高經營效率,縮減成本,畢竟不是無限的,其最主要的核心業務是Multi-level marketing,經營利潤率從2009年的16.6%,提高到2010年的22.4%,2011年也差不多此數。

讓我們對比其他Multi-level marketing同行的經營利潤率,基本上也差不多如此,所以不要指望DXN還可以減少成本來大幅提高Net Profit。

過去4年DXN的營業額增長很普通,尤其扣除通膨率後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成長,只是經營改善,縮減成本來改善過去難看的業績,所以我才稱之為「咸魚翻生股」。

因為成本改善幾乎沒有空間,成長又不快,實際上,我也不很相信DXN有多大本事在Multi-level marketing領域中出現高成長。如果DXN的CEO,Lim Siow Jin真有信心在Multi-level marketing出現高成長的話,又何必走去搞成本消耗比Multi-level marketing還高的房產開發呢?

即使要求不高,假定DXN可以在未來2年穩定在目前的業績水平,EPS大概是20分,以10倍市盈率計算,股價可以升上2.00。(前提是必須穩住業績)

因為大馬的直銷股中,除AMWAY外,其他的市盈率大多不高,所以我暫時只給它10倍市盈率。

若DXN無法穩定業績,那就不妙囉。

對於「成長股」,可以長期持有,但是對於DXN這支「咸魚翻生股」,股價升至差不多合理價就好說「沙唷那拉」了。

當然,未來沒人可以準確預測,誰人知道DXN以後可能出現突破性發展呢?

但是這種未來只有神仙才可以預測,就目前,我認為不要錯誤將「咸魚翻生股」看成「成長股」比較好。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一個不認真的小賭注

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在2/3星期前,和朋友打個小賭,賭的是DXN股價。

他認為會漲,以一星期時間為限;

我觀察DXN的圖表走勢,發現MACD長期背離,股價雖然上漲,但是動力卻越來越弱。
短期我預測不到,長期股價走勢我也不知道,可能會DXN會漲上2.00,也可能跌破1.00。

所以我選擇中期以3個月為限,期限是3月份末,我買DXN會跌。

結果以我的3個月為限說法成交。

賭注只是一杯茶。

玩玩而已,請不要認真。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為何DXN的「一個世界,一個市場」是浮誇之詞?

為何我說DXN的一個世界,一個市場是浮誇之詞。

我問回你們,假如你有百萬大軍,你會以怎樣的手法打天下?

A)一下打幾十個,甚至百個國家?

B)還是只專注打下一個國家,然後才擴張到這個國家附近的周邊國家?


當然選擇B!

只有日本仔才這麼傻,在二戰時一下打這麼多國家。

若不採取B策略,最後會後勤不足而導致崩潰的。

做生意和打戰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

DXN宣稱自己在的業務遍布151個國家,出口貢獻公司營業額超過80%,表面上看似強大,但是過度分散,削弱了競爭優勢,實際上很多所謂的國家,我相信只是註冊一個公司名字就算是了,實際上只是空名。

實際上,DXN主要收入來源是:
Philippines 佔32.5%;
Malaysia 佔22.8%;
Mexico 佔15.5%;
India 佔7.14%;
United Arab Emirates 佔6.22%;
United States 佔2.57%;
Others 佔9.32%。

而且請注意,這些地區之間的間隔相差千里,沒有足夠的資金資源,如何應付從生產到物流運輸至銷售的環節?

要知道,DXN的收入不過3億馬幣而已?

所以我認為「一個世界,一個市場」的口號很浮誇。

這種市場大而雜,令我想起KNM。

不過,我沒有說DXN做假賬,我只是懷疑它的生意模式,可能並不穩定而已。

對於DXN,未買進者我沒有任何買賣意見。

而買進者可暫時收住,除非股價跌破你的止損點。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Facebook值得投資嗎?

Goldman Sarch投資Facebook5億美元,說Facebook值500億美元。

Facebook也發佈業績,2010年前9個月﹐Facebook的營收為12億美元﹐同期淨收入為3.55億美元,以500億美元市值來算,就是105倍市盈率。而PSR估計更高達31.25倍。

Facebook已經擁有超過5億網民註冊,甚至超過Google,扣除一大批不屬於潛在網民的人,它還可以增加多少用戶?

近期Facebook不像過去那樣定期更新新用戶數據,顯然暗示Facebook用戶面臨增長停滯。

105倍市盈率,只有傻瓜才會投資。

雖說Facebook盈餘是3.5億美元,但誰知道實際的現金流是多少?

Goldman Sarch不愧為泡沫製造機,當年的網絡泡沫,Goldman Sarch就是最大的製造者。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NESTLE虛假成長真相

NESTLE在2001年時的營業額是2,585,708,淨利潤是203,949,而最新的2010年預計營業額是4,083,234,淨利潤是469,518,分別營業額增長57.9%,淨利潤增長130.2%。

從2001年~2010年,以複利計算NESTLE的營業額、淨利潤,並對比銀行定存利息和通膨率(CPI),結果如下:

營業額增長57.9%,平均年複率增長5.2%;

淨利潤增長130.2%,平均年複率增長9.8%;

銀行定存增長36.7%,平均年複率增長3.5%;

通膨率(CPI)增長27.6%,平均年複率增長2.6%;

有一點我們需要清楚,真實的通膨率,往往比政府發佈的CPI還要高。

你真的相信我國政府發佈的通膨率每年平均才2.6%複增長嗎?而且竟然還比銀行存利來得高?

我想大家都不會相信,阿狗阿貓都知道大馬的通膨率銀行存利高,不必任何數據,只憑生活的感覺就知道了!

根據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統計,從2001年~2010年算起,大馬的通膨率應該是46.8%,平均年複率增長4.3%,我到覺得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計算比較接近真實,所以我就以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數據為准。

成長比較應該以營業額為基礎,尤其要扣除通膨影響,計算銷售單位方為準確。從營業額57.9%的成長扣除46.8%的通膨計算,2001年~2010年間,NESTLE實際的增長才11.1%,平均年複率增長連1%都不到,所以大概可計算出NESTLE銷售單位增長在2001~2010年間是微乎其微的。

若以以淨利潤作為成長計算會失真,即使以淨利潤來算,過去NESTLE的利潤率約介於7.88%~8.79%,2010年卻不知怎地突非猛進至11.49%,從財務報表看出,原因是出在縮減經營成本上,這種成長方法無法長期持續,天知道NESTLE的利潤率會不會忽然打回原形?


NESTLE的股價其實也一直以來被高估。

長期以來,NESTLE的市盈率平均達20倍,收入主要還是靠通膨推動,真實成長欠奉,因此以成長率來看,NESTLE根本不值得付出20倍市盈率的價錢。

若以穩定拿股利來算,因為NESTLE的市盈率平均高達20倍,其派息率約佔淨利潤的7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你以20倍市盈率的價錢買進NESTLE,你獲得的毛股利才3.5%,再扣除政府課稅,則約為2.6%。

這麼低的股利,好像存在銀行都會比它高!

NESTLE最大的好處在於其穩定性可以抵禦通貨膨脹,每年可以提供約5.2%的真實增長,加上現金股利2.6%,兩者相加約7.8,可扣除通膨後,真實的增長不到3%。

NESTLE無可質疑是一間穩定的好公司,只是股價還是難逃高估之嫌,箇中原因我就不清楚,也許大馬真正稱得上穩定的高股利公司不多吧!

NESTLE在2010年的EPS估計約2.00,若以過去慣例20倍市盈率計算,股價應該會穩定在於40.00。只要市場願意繼續接受20倍市盈率,長期計算,NESTLE也不會讓你虧錢,畢竟NESTLE抗通膨性的力量強,還給你2.6%的股利,只求抗通膨者,NESTLE的確也算不錯的選擇。

同屬於高股息陣營的BJTOTO無法隨意提高購買彩票的價格, BAT, Calsberg和Guinness受制於走私和政府課稅遏制,NESTLE則倖免於難,而投資者選擇有限,也許這就是造成NESTLE股價長期高達20倍市盈率的原因吧!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